读《解释的工具》 有感

阅读熊秉元先生的书,让人有种聊家常的感觉。即使是高深的学问,仿佛由于阅读人的品味,也会变得“平易近人”,读者也不会感到厌倦。此正是“相看两不厌”的感觉。

《正义的成本》三部曲,读下来,真正了解了经济学,并非只是大学的课本,也还有生活的乐趣。

“三部曲”最后一部《解释的工具》,算是三本书中最专业的一本了,还是一贯的体例:以熊先生的生活事为契机,描摹人情,解释原理,寓经济于各方面。

文中有言:“过去的我以经验对待事物,学习经济学后,我以科学的思维指导处事。”《红楼梦》曾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此言,非有阅历的人难以解释。看了《解释的工具》,再来读红楼这句,年纪轻轻的我到有一解了:世事人情,虽多而繁复,其理也相通,世事总以成本效益的核算来发展,人情也总趋利避害,追名逐利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