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一点也无妨

我想重新回到这里。

其实这么说并不如何恰当,因为我并不是简书的资深用户。我是今年四月开始写作的,除了第一天写了一篇发表在简书上,接下来的十天我都是靠手写。那时我认为,一张信纸,一支钢笔,足矣。

起初,我幻想自己的作品,应该有优美的文笔,精致的排版,简练的主题。可当我真正着手做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结果也不尽人意。后来,我看到了娜塔莉的《灵魂写作》,明白写作最初的目的在于思想的表达,不要强求形式和结构。于是,我坐在窗边,随手抽了张信纸,信马由缰地书写那一刻自己的所思所想。

开始写作前,我觉得一切都很复杂,心中的烦恼更是牵扯不断。所以,我简单的认为,光是我各种繁杂的思绪就能让我完成一个月的写作任务。真正开始写作后,我又发现,无论多么烦躁苦闷的时刻,只要你开始动笔,情感便会迅速流泻出笔尖,浮动的心也会慢慢平和下来。通过写作,各种各样的情绪被层层剥茧,剩下的才是最原始的波动。


一直写下去

就这样,我写了十天的心情札记。可当我今天准备提笔时,突然有种无法抑制的厌倦感。厌倦了天天诉说自己对现状的种种不满,或是表达对自己慢慢改变的欣喜。这些情感值得记录,但我拒绝一直把这些记录作为每天的写作作业。开始写作不只是为了发现自己,也是为了能够提高自己。但若只是每天自然而然地吐槽生活,又何谈进步。我更害怕的是,这样下去我会每天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落入“读书少却想得多”的陷阱。在那种境况下,思考大都是情绪化的,自我的,缺乏了深度与广度,无异于固步自封,画地为牢。

让我下决心改变的除了独立的思考外,还有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李叫兽的《为什么你有10年经验,却成不了专家?》。这篇文章告诉我,要主动走出舒适区,不能仅靠习惯行事。当你习惯一件事近乎于本能的时候,呼吸间便可完成,完全是靠已有经验的自然之举。完成这些事,你会感到很轻松,换种方式来说就是完全没有挑战,也就不会存在新的经验和教训,没有刻意的练习,又何来学习与提高?

心理学家Ericsson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我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提高,所以我重新选择在简书写作。前十天,我学会了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接下来,我要去写一些不一样的内容,去尝试不一样的写作技巧,在刻意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活着不是为了生气 而是为了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鼗豸爻爻阅读 702评论 0 0
  •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如果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按钮摆在你面前,你想不想要?想要?就耐心听我娓娓道来。 记得初中语文...
    魔女非非阅读 3,851评论 2 3
  • 今天听了一天的课,讲的是制度,工会制度,后勤制度,医疗制度,保密制度。 每一项都复杂得超乎想象。 我就要去在这样的...
    NeoTDX阅读 1,053评论 0 0
  • 你不来,我静静的水面波纹不惊 风吹过,漫天飞雪缘为冰冻的泪 我不是归人,也不是过客 如海,如月 离别吧!惆怅吧! ...
    汉儒应天阅读 3,717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