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薄薄的书,却要花好长的时间读完它。因为有好多句子读完都要停下,好好思考,好好想是往心里去读了吗?是往心里去走了吗?然后延伸到人、事、物中,问问自己,都做到了吗?那往里走,安顿自己了吗?那么,书里找答案吧!
看一场很有趣的戏剧,也能由此发现蚂蚁的智慧。这种方式叫“自我排遣”,自己寻找安顿的地方。所以许老先生经常讲:“人过日子,听、看、想的时候,要往里头去思考,将观察的结果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行为,这是“往里走”的本义。”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中国有个词语,叫“大人”,什么是“大人”呢?你要负起你的一切责任。你是什么样的人,是你自己的责任。
我们为什么读书?读书不是为了学位,读书是为了获得一种判断世界的能力。判断的第一步就是看见环境,懂得环境。第二步,懂得分析哪些常识是暂时的,哪些是人不可避免的一些错误;对于可以避免的错误,你自己至少不要犯。保持相当程度的知识训练之后,就能取得安定和冷静。
有的人理想很简单,就是专注于做人之道,人人说这个人是好人,我们都喜欢他,他不害人,他不损人,他不欺压人,这就够好了。能做到邻居喜欢你,坏人不恨你,这就不错了。这也是一种理想。
你要理解,你是完整的人,不是儿童。这一辈子,“完整的人”这四个字是你的责任。保持你的完整,不屈服、不腐化、不猥琐。你是顶天立地的人,世界因你的存在而改变,因你的不在而缺憾。
安顿自己更要紧的是,在欲望达不到的时候,你必须知道:人不可能所有欲望都达到,每个人都有抓不到的云,都有做不到的梦。你要理解:抓不到的云,让它飘走吧;做不到的梦,有机会再做也好,没机会再做,你还可以做别的梦。
你要安世界,就得先修己。许老先生的解释是:在心里,自己建构一个理想世界,然后先修己,再安人。先安你附近的人,再安远一点的众人,再安百姓。要安世界,必须先“修己”。因此,这一理想世界的所在,还是自己先做好“修己”,当作追寻解脱的前提。
许老先生给书取名为《往里走,安顿自己》,这是92岁老先生把他毕生的人生智慧都送给了我们。
强烈推荐本书, 如果你总感觉活着很累,那就翻开本书,从今天开始安顿自己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