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乡

   我还记得上大学后给老妈写过一封信,感谢爸妈对自己养育之恩,自己终于上大学了,以后会努力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我还记得我在信里写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你们这一代人努力拼搏把我们从农村带到了城市,我们这一代会把咱们的家从小城市带到大城市”。

   时光芿然,岁月如梭,从写这封信到今天已十年有余,我也成功的在北京这个大都市落了户,扎了根,但此时的我开始想的却是我要怎么做才能回到我的家乡,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回那里工作,回那里生活。

    是因为北京有雾霾吗?不是,因为我的家乡邯郸雾霾比北京还要严重的多,但是想回家乡的起因还真是由这严重的雾霾而起。

   当北京遭遇大雾霾时,有无数人再为此急呼,大家每天碰面也都会对雾霾大力吐槽一番,但是,面对邯郸比北京严重的多的雾霾时,邯郸没有人发声,我问到好多留在邯郸的人,都说这天还行吧,在雾霾的街上你甚至看不到几个带口罩的,这种情况让我心里非常难受,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这件事促使我产生了回家乡的年头。

    想回家乡也是考虑到父母的养老问题,今年老爸退休,父母两个人也正式进入了退休生活,现在父母刚退休身体也可以,但是再往后身边必然有离不开人的时候,让他们来北京和我们一起住也就意味着要让他们远离自己的亲戚和朋友,在他们内心里必然是既能在家孩子又在身边是最开心的。

    再者在邯郸这样的小城市生活比大城市是要便利的,出门聚会提前十分钟出门就行,在北京,稍微远点就得提前个把小时出门。

   于是我开始考虑回家的可行性,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再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今天出来一个共享单车,明天就会出现共享汽车;今天有小猪短租,考拉海购,明天又不知会出现什么。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在发生着变化。互联网的发展在缩短着人与人的距离,物与物的距离,区域与区域的距离,那是不是也意味着人与人不再需要那么近的在一起。现在的我为了工作远离父母而紧临同事,那未来可不可以近挨父母家人而远离同事,也可以完成同样的工作?我相信一定可以的。

   互联网的发展还带来了很多新兴的工作岗位,网店、微商、自媒体,有没有可能自己也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呢。我在想,自己有没有可能从一个天天上班麻代码的人转变成一个自由职业者,时间,空间都可以更自由一点,如果可以,回到家乡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时我会幻想,邯郸又变成了蓝天白云,孩子在湖边自由的嬉戏,老人在公园悠闲的散步,年轻人在家里吃完早点,骑着车去上班,当夜幕降临,公园又热闹了起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