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纪德(下)生平勾勒

作为一个争议人物,纪德一生中可圈可点的事件太多,这里就提取出一点来分析一下。

当他在“田园牧人”(Corydon)(1924年)公开发行版中为同性恋辩护时,遭到了广泛的非难,他后来将之看成自己最重要的作品。生活在十九世纪末期,蓬勃发展于二十世纪初期的纪德非常大胆地挺身而出维护同性恋权益。

我不由地联想到同性恋特质养成中的母权泛滥的影响力。1880年他的父亲去世后,纪德随母亲离开巴黎,来到外祖父家。纪德早年体弱多病,异常敏感,在母亲的抚养下接受了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与同性恋的倾向。

阅读完《窄门》之后,这段心酸的,压抑的爱情故事让人对异性恋不由地开始深刻反省。相信纪德本人也是在创作的同时和之后,他觉察出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确切地说是恋童癖,少年青春美丽健康的身体令他着迷,他过起了一种精神之爱与肉体之爱完全割裂的生活。他的小说《窄门》就是这种生活的产物。

纵观纪德其他代表作如《背德者》或《伪币制造者》,写的都是孤立入世的挣脱,挣脱家庭,挣脱旧观念,挣脱道德枷锁,而《窄门》则尽情描绘着一位黛玉式倍受煎熬郁郁而终的幽怨闺秀,体现在阿莉莎身上的将爱未爱与对圣境的向往,似乎都在证明:这一次,叛逆的名字叫做孤独。但其实不然,阿莉莎的性格与纠缠在她心上的丝丝缕缕,恰是纪德本人的精神自画像,作为深受新教道德观束缚的青年纪德来说,叛逆固然是一种表达,而关于叛逆本身,也是他斗争的一部分,在阿莉莎的求索人生里,初时是为教义而舍弃爱情,到后来竟是为爱人得教义而舍弃自我,又回到了原点,此时的爱与束缚纠缠不清,她的选择基点仍是爱。而纪德之叛逆,要叛的也不仅仅是年少幽闭的本身,而是整个对生命的态度,选择燃尽年华,本身是最大的离经叛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忘记文章 看完这篇文章就忘记这篇文章吧。如果万一想起这篇文章是叫“之辞寡”的家伙写的,那肯定是遇到了和作者差不...
    屡空阅读 1,090评论 2 9
  • 一直非常喜欢纪德。喜欢他对自我剖析的严苛态度和精准深刻的词汇。但其实看完他的小说,自传,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传之后,我...
    燕麦文话阅读 1,578评论 0 7
  • 磨玻璃,CT与病理,呼气相与吸气相对比size 与病理特征相关性 a tricky balance has to ...
    自己写自己看阅读 164评论 0 0
  • 今天依然徒步上班,天微微下着细雨。小区的小道上一条白色的宠物狗让人很注目。小狗和孩子一样挣脱大人的“束缚”欢快的跃...
    希多乐阅读 1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