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其他路在哪

T君是两年多前一起玩即兴剧的朋友。即兴最核心的理念是:Yes,and,意思就是肯定他人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你的建议。

玩即兴的朋友都有着很显著的特征,心态开放,真实,乐于支持,团队合作精神超赞。

其实一开始玩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就是觉得超级开心,每周都盼着周二晚上去上课。欢乐之余惊讶万分,原来这样也是戏剧,不是表演,不是什么舞台艺术,就是大家在一起玩游戏。

扯远啦,有机会慢慢说道,有本书倒是可以先推荐下《即兴的智慧》。

因为T君的关系,认识了C君,C君和我都是从事教育类的工作,我们决定面基一下。

新年第一天我们约在芮欧三楼的书店,刚进书店门我一眼认出了C君的小女儿,小丫头热情的引着我找到正在喝茶的妈妈。

C君留着短发,穿着卡其色毛衣裙,是个爱笑体贴很nice的人,不过和她说上几句就能感受到她巨大的能量,是个实干聪敏的创业女性。

虽然我们都是从事教育这个行业,但就算一个行业,也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觉。

C君是为某知名的公益教育机构提供教育咨询,她的工作内容引发了我的好奇,我就像发现新物种一样。

我一直希望在课程设计时能有个全局视野,希望能博采众长,原来教育咨询能很好的帮助我站得高看得远。

心里挺佩服C君的,她的咨询工作既有理论高度,更是实际的落地解决问题的研究。

不过,即便我现在噼里啪啦写出来,其实未必真的懂,也未必知道我和她的联结点在哪,真正的对话需要有相同的语言系统和一个契机。

结束了两个多小时的约会,我坐在地铁里一路发呆到家。

出站时瞥见刚换上的地铁图,我突然意识到很多时候大家都在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能看见的地图,其实只是自己认知范围中非常有限的一个局部。

我们并不知道,哇,还有一条路也是通往罗马的,只需要拐个弯就可以了。

突破认知的局限的一个方法,我觉得,就是多倾听不同行业,或者同一行业不同领域朋友的声音。

多多倾听,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不要急于立刻找到解决方案,这是我最想对自己说的。

有些道理,真的需要自己亲自经历一遍,有时候可能不止一遍才能明白。

不过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就像罗胖在今年跨年演讲中说的一样:日常生意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变得价值连城。

今天是2018年的第一天,这篇思考不算透彻的小练笔,容我嘚瑟一下,也是价值连城啦。

在学习创业的路上,感恩这样的遇见,C君是我喜欢甚至有点小崇拜的人,哈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