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一品堂(六)

肉身四重刚柔之境,神通四重阴阳之境。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肉身十重境界与神通十重境界间的对应关系,从身体上的刚柔并济,到思想上对阴阳的感悟,一脉相承。

显然,这些划分并不是无的放矢,随意编造的,虽然眼见着肉身境界已快被抛到身后,龙渊省比幼稚园还容易遗忘,却断然不能否认它的精细,完整。

本以为阳神初结,永生便起,多少有些匆忙,多少有些慌乱,细读下,却仍然不失严整细腻,匠心独运间,隐隐然有宗师气度。

练武的人,先要扎马步,写诗的人,先要学对仗,立根基,定框架,乃是万事成功的前提。

根基稳固,就难以摔倒,框架完整,就不会迷失。

有此前提,方可以挥毫泼墨,信马由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有此前提,心意自会安然舒畅,行文自会妙笔生花,摇曳多姿。

有此前提,便好象架着云梯攀高墙,提着灰桶装沙浆,不累也不脏,不愁也不慌。

而这等功夫,看似稀松平常,没有出彩的地方,没有太多的花俏,实则却是最为难练难成。

扎马步扎到触地生根的,千百年来,能有几人?

而只要能够达到这地步的,稍加变化,立可自成一派。

根基如海,则其波永扬;根基如草,恐怕旦夕花谢!

只看这十重肉身与神通间的交互关联,一幅纵横交错,错落井然的立体画面就在心中显现。

此书之根基,无忧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