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年度进阶营第234篇(字数1980),累计字数362800
在宋朝当公务员的待遇有多好,看完下面的内容,你就可以理解现在的公考热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了。
宋神宗赵顼元丰年,当时普通知县的月工资是15贯,年终还发送一次性奖励,包括绢12匹、罗1匹、绵20两、以及工作津贴20贯。
如果都折合成货币价值的话,也就是说,当时宋朝的一个县长,每年收入大概是420贯钱。
很多伙伴不知道贯是什么货币,每贯=1000文钱。
当时每斗米的价格是100文,换算一下,每贯钱可以买10斗米,420贯,可以买4200斗米。
在当时,如果你不知道斗是什么单位,没关系,我们再来看。
一斗米=10升米。当时每个人日均口粮是2升,一年就是大概700升,合70斗米。
说了这么久,得出一个概念,一个知县,每年的工资,可以养活4200除以70,也就是60个人。
一个人养活60个人,纯纯的高薪。
如果这样说,你的印象还是不深的话,我们换一种说法。
当然,都是有据可查的,根据宋人话本《错斩崔宁》记载:
当时开一间柴米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粮油店,成本大概要15贯,而知县年收入是420贯,每月30贯有余。
大家可以算一下,一个知县,每个月的收入可以开两间粮油店。
这下清楚了吧,待遇实在是不错。
虽然每个县只有一个县令,但按照这个标准,下面的工作人员,应该也不会相差太多。而再往上,知州,比县令大一级,相当于市长,年收入是840贯。
这更惊讶了,市长一年的工资,可以养活120个人,每月可以开4间粮油店。
羡慕了吧。
所以,当时的普通民众,对于读书考试是趋之若鹜,毕竟,这么好的待遇,比打工可强多了。
这里,就要介绍宋朝的一些财政制度,相信大家看完就会明白。
当时的财政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种是常规性的,也就是国家的正常税收,各朝各代都有,没什么可说的,依法纳税,人人有责,现在也是如此。
另外一种,是垄断收入,这也是让宋朝国库富裕,可以支撑庞大开支的原因之一。
当时垄断的种类很多,第一是盐,这个关系民生,自古至今都是政府垄断经营,十分正常。
但第二个就有点奇怪,茶叶。
宋朝是不允许私人经营茶叶的,所以,大家想喝茶,必须指定处购买,价格也可想而知,这一点,我始终没有理解,茶叶不像食盐,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搞垄断经营,价格那么高,不怕倒闭吗。
不幸被我言重。
起初,朝廷向茶农收购茶叶后,在高价转卖给茶商,赚取巨额差价,不允许民间自有交易。
但时间一长,这种方式行不通了,朝廷想出了另外一种办法,不得不说,很实用。
允许民间自有买卖茶叶,但实行准入制,也就是说,政府不卖茶叶了,开始卖许可证。
有点类似今天的烟草专卖,坚决不允许无证经营。
第三,酒。
酒类的垄断,主要有官产官销和民户承包。官产这种,成为官务制,主要推行于大城市等人口集中区域,有朝廷设立专门工厂酿酒出手,垄断这个区域的酒类销售。
而民户承包,叫扑买制,主要在农村等边缘地区实行。类似于茶叶的特许经营一样,民户出钱向朝廷购买这个区域的垄断经营权,向官府缴纳一部分利润。
此外,宋朝还在当时的开封、洛阳、应天、大名等四个主要地区实行酒曲专卖制度。
当时,酒是民众除食盐外最重要的民用品之一,垄断收入十分可观,仅次于盐业收入。
还有其他的垄断经营形式,有些与大家的生活关联不大,难以产生共鸣,就不一一列举了。
虽然宋朝利用以上种种形式,财政收入十分惊人,但与此同时,另外一个隐患也在不断显露。
财政支出也十分惊人。
宋朝财政支出,主要是这几方面:
皇室花销、公务员队伍工资、军队费用、以及国家储备金等。
之前列举的知县、知州的高福利,可见一斑,但军费的开支,则更是天文数字。
宋朝全面实行募兵制,军费支出惊人,也是财政支出中,最大的部分。
官员工资虽然丰厚,但正式官员,也仅有数万人,但宋朝军队的人数,从北宋中期开始,就维持在百万左右,完全由国家供养。
据估计,当时的军队开支,占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
但如果要准确的军费开支,也是有些困难的,因为这些开支不包括军队出征前的祭祀和相关的赏赐,而地方军地修建城池等费用,也没计算在内,所以,准确数目难以估算。
另外,当时还有一个财政支出就是储备金项目,意思是国家要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第一种是全国性的灾荒储备,如果赶上天灾歉收,朝廷就用这部分钱高价收购粮食,如果遇到粮食价格上涨,就减价出售,平抑粮价,稳定市场。
第二种是专项储备。当时在北宋初以消灭南方的格局势力而设立,每年都有固定的储备,用于专项军费。
综合以上来看,宋朝财政收入不断提高,但支出的增幅更大,财政赤字不可避免。
在北宋末年,财政支出比北宋初年竟然增长了9倍。
宋朝的财政制度由中央统一管理,统一安排调配,地方可以留存一些作为本地开支使用。但自宋仁宗开始,朝廷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无奈只得把所有财政收入收归中央,但如此一来,地方财政吃紧。
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地方官府只得加大苛捐杂税的征收,结果,直接导致了改革事件的发生。
如此看来,开源节流,实在是有必要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