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非暴力沟通开始,到开始带非暴力沟通的课,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我每天面对不同的同学说着不同的案例,但是讲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从事实,感受,需求,请求的角度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矛盾。在整个代课的过程中,我也间或的的温习已经读完的《非暴力沟通》的这本书。我试图从信息的来源去理解,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原理到底是什么,我们在表达的时候,遵循原则是第一步,但是怎么让这个原则运用的更加顺畅自然,是我一直在反复琢磨的事情。
有的时候会自己认真思考书中的案例,有的时候会在自己想起来的时候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然而在我的体系中,因为都是认同这种观念的声音,因此,我更多的关注点都运用在了表达自然的这个方面,间或有同学对案例有疑问,我也会耐心的解释方法的底层逻辑,或者举一个真实的案例,然而也不是实时都能让学员和自己的大脑共识,很多时候,大家是比较友好的,因此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基本上也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
然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两个思维比较活跃的同学,有的直接质疑,有的敷衍了事,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也时常反思或者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虽然方法很多,但我还是希望找到自己的处事准则,这不,前几天又遇到一个持质疑态度的思维活跃的同学,仅管当时我用底层逻辑来回答了当时同学的疑问,但说实话,在看到他的态度和质疑的那个当下,其实我自己是不舒服的,甚至有一点微微的生气,因为我感受到了不被尊重。
但是事后我开始反思,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体系,我们不希望别人干扰自己的体系,那么对别人来说也是一样,但是做为这个角色,在这份职业上,我做好自己该做的,问心无愧也算对的起自己的良心了,在理清楚了这层逻辑之后。又遇到了一个思维活跃的同学,这次的课上,我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原则和边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仅管在讲的这个案例场景,学员觉得实际当中她不会这么用,但她讲述了一个自己的场景,说到自己遇到的困惑,问我是否可以用这个方式,听了她的表达,我突然觉得非常的适用,而且特别的自然,因此通过这个同学的案例,我突然发现,我们要学习的是能力,至于素材是什么,场景是什么,其实都不重要,这就是在非暴力沟通的运用上,最近感受到的最大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