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陈桂林除掉了那些大恶人,为什么不可以将功抵过,不用死刑?

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非首发,首发知乎,文责自负。

从电影本身来说,功是功,过是过,明正典刑,符合他之前在关公面前掷九次圣杯的设定。

陈桂林在电影中的形象,是一个英雄式的坏人。混迹黑道,但对老人、小孩、女人都愿意帮助。

浪子回头金不换,感应地讲,我也希望他不被执行死刑。

从现实来说,以暴制暴,以恶制恶,只会出现在侠义小说或者电影里,看客就图个过瘾,但如果放在现实生活中也通行,乱大套了!

想象一下,你杀了一个好人,然后你又杀了一个恶人,最后法院判定你无罪。

杀掉坏人,你确实做了好事,但那个被你杀了的好人,何其无辜!

如果你是那个好人的家属,你会因为杀人犯杀了另一个恶人而原谅他吗?

我不会!

那个恶人跟我有什么关系?他没有损害我的任何利益。但杀我家人的人,让我失去了亲人,不可原谅。

就算每个人都是圣母,真的原谅了他,社会同意这个以恶制恶的规则。

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

想象一下,我们每天走在路上,都有可能被人捅一刀,反正他们杀了我们,只需要再去杀几个逃犯就行,不就是火拼拼命嘛!

无人关心被害者,众人只忙着寻找一个恶人,好杀掉他抵消自己的罪恶。

为了活下去,我们不得不也成为这样的人。

社会秩序将荡然无存!

黑帮盛行,大家都得加入,人人都是古惑仔。因为不加入的无辜者,如同蝼蚁,生死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他们的死,无足轻重。

无辜者,善良者不得善终,心狠手辣者,位高权重者却能高枕无忧。

因为,善与恶的距离,已等于零。

以恶制恶,那谁才是恶?

是压榨员工的老板?是老人摔倒不扶的旁观者?还是报复社会的极端人物?

每个人对恶的定义与分级都不同,罪恶是否真的抵消了?谁来判定?

如果判定说没有抵消,那些杀红了眼的人会认可且接受吗?

大多是不会的,人只会认可自己心里的秤。

成为最强者,终归是对的,无人可以威胁自己。人类社会再次回归到野兽的生存法则里。

换言之。对错善恶,人心不再能评判,而由拳头断定。

法律与道德,形同虚设。

有人会说,现在的社会不就是这样吗?

诚然,现在的社会也不是绝对的公平,无法保证所有人的权益,正义也偶有迟到。

但那终究是少数。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都能好好活着。

新闻报道里那些活在冲突地带的人过着人间炼狱般的生活,大家都看过。

如果陈桂林的结局是被宽恕,那向社会传达出的价值就是以恶制恶。如果每个人都传递且认可这种价值,那我们的生活,也会成为新闻报道里那种,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说白了,就是这样的结局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也不符合我们内心对正义的判定。

但陈桂林自己救赎了自己,坦然赴死。在这场杀戮的旅程里,他认清了内心。因为小美,他感受到了人间温情。

医生骗了他,他也能一笑置之。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获得了内心的安宁,于他来说,也算好的结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周处除三害”这个故事,来自于《世说新语》,说的是晋朝时一个名叫周处的人,...
    茉莉花微开阅读 1,371评论 12 94
  • 昨天看了个电影《周处除三害》,觉得名字怪怪的,阮经天演的,看完之后才发现,这真是值得豆瓣8.2分的。 我百度了这个...
    流水清缘阅读 147评论 0 2
  •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 本文是昨晚要写的,电影昨天已经获得资源通过iPad看了一遍。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不少...
    不花讲故事阅读 228评论 0 1
  • 周处是东吴、西晋猛将,年少顽劣,与山中虎、水中蛟并称当地三害,后来周处杀虎斩蛟,三日未归,乡里以为三害皆是,弹冠相...
    侯1984阅读 221评论 0 2
  • 夜里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不知是发生了战争,还是怎么了。人们纷纷跑到了大街上,远处还能听见恐怖的声音。慌乱中,我跟其...
    天才发明家阅读 159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