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摘抄整理——高效记忆法

1、归类记忆法。把相似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比如说相似的概念原则。把知识归纳之后,在复习的时候可以举一反三,此知识联系类比,其他相似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加深记忆,也可以更好的区别两种知识。

2、理解记忆法。先理解,后记忆。理解记忆要理解材料的内容,看懂材料,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层次,弄明白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该材料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文科背诵时使用比较多。

3、联想记忆法。

(1)相似联想法。当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似时,往往会从这一事物联想起,另一事物。

因此,利用这种方法,把记忆的材料和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连接起来,记忆达到的效果会更好。

(2)接近联想法。两种以上的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同时或接近,这样只要想起其中的一种,便会接着回忆起另一种,由此在想起其他记忆的材料,整理成一定顺序就容易记了。

(3)对比联想法。当看到听到或回忆起某一事物时,往往会想起和他相对的事物,对各种知识进行多种比较,抓住其特征,可以帮助记忆。历史会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中外对比的记忆。

4、多通道记忆法。动用大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种方法适用于语言文字的学习。无论学习哪一种语言,学习目的总是为了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恰恰涉及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四种不同的通道。在学习语文英语时,最好采用多通道记忆法,边听边有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强调的就是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

5、谐音记忆法。写音记忆法需要根据具体材料而定,一般适用于简短的无意义的零散材料,尤其是数字材料编写谐音材料,为了帮助记忆方便有些材料对外交流。适用于记忆历史年代,

发挥想象,谐音记忆。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用谐音“一把揪死”非常容易记住。电话号码2641329,谐音可记为“二流子一天三两酒”。

6、口诀记忆法。把记忆材料编成口诀或合成押韵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这种方法可以缩小记忆材料的数量,把记忆材料分成组块来记忆,加大信息度,增强趣味性,不但可减轻大脑复单,而且记得牢,避免遗漏。比如24节气歌有规律朗朗上口。

7、限定时间记忆法。在预订时间内完成一定记忆任务,由于人的大脑有一定的惰性,在没有紧迫的记忆任务的情况下,异常以产生松懈情绪,降低记忆的效率,如果我们在记忆的时候给自己设定记忆的时间,并要求自己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记忆任务,能使自己产生紧迫感,让自己头脑活跃,各部的精力都投入记忆,从而达到较好的记忆效果。适用于考前突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姐有个阿庆嫂样的朋友,专业吐槽四十年,源源不断的向姐灌输她倒霉的一辈子…… 阿庆嫂吐槽说:当初和她一起去实习的小姐...
    丛铭阅读 416评论 0 2
  • 新的一天 晨起抒怀 窗外又是红霞飞 檀溪春色又翠微 妖雾己来犯襄都 惊蛰踏青无行人。 今天是惊蛰,春天的第三个节气...
    襄阳渔夫阅读 316评论 0 0
  • 半年,有多长呢,有多短呢? 某年,偶然看到了一个软件,说不用画画就可以创造漫画,我怀着疑惑的心情下载了它,虽然没有...
    23378fc57f41阅读 164评论 0 2
  • 65期中考试 赵老师检查了周小曼做好的题目,点了点头,微微眯了下眼睛,声音平静:“差不多了,应该可以了。一口吃不...
    三天俩头阅读 44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