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023-05-06

永徽五年,庚申,公元660年

1、春正月,定方献俘于乾阳殿。法司请诛都曼。定方请曰:“臣许以不死,故都曼出降。愿丐其余生。”上曰:“朕屈法以全卿之信。”乃免之。

八路军优待俘虏,投降还要死的话,谁还跟你投降?自古使然。杀降不祥,其实更多是不讲诚信。像司马昭、司马炎养着刘禅、孙皓这样的案例比较少,更多的是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卒、赵光义毒死李煜这种花式杀降,

2、百济恃高丽之援,数侵新罗。新罗王春秋上表求救。辛亥,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帅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以伐百济。以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将新罗之众,与之合势。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

3、戊辰,以定襄都督阿史德枢宾、左武候将军延陀梯真、居延州都督李合珠并为冷岍道行军总管,各将所部兵以讨叛奚,仍命尚书右丞崔余馀充使总护三部兵。奚寻遣使降。更以枢宾等为沙砖道行军总管,以讨契丹,擒契丹松漠都督阿卜固送东都。

唐军四面出击,累是挺累,打是真能打。

4、房州刺史梁王忠,年浸长,颇不自安,或私衣妇人服以备刺客,又数自占吉凶。或告其事,秋七月乙巳,废忠为庶人,徙黔州,囚于承乾故宅。

私衣妇人服,最多算变态,在当时的环境下大概也没什么了不得,获罪的主要原因应该还是“自占吉凶”,让皇帝觉得你有异心,不过面子上总还要说得过去,那就拿变态来说事吧

5、苏定方引兵自成山济海,百济据熊津江口以拒之。定方进击破之,百济死者数千人,余皆溃走。定方水陆齐进,直趣其都城。未至二十余里,百济倾国来战,大破之,杀万余人。追奔,入其郭。百济王义慈及太子隆逃于北境,定方进围其城。义慈次子泰自立为王,帅众固守。隆子文思曰:“王与太子皆在,而叔遽拥兵自王,借使能却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遂帅左右逾城来降,百姓皆从之,泰不能止。定方命军士登城立帜,泰窘迫,开门请命。于是义慈、隆及诸城主皆降。百济故有五部,分统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诏以其地置熊津等五都督府,以其酋长为都督、刺史。

苏定方又是一战灭国

6、十一月戊戌朔,上御则天门楼,受百济俘,自其王义慈以下皆释之。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唐朝初期平定四方,中期安史之乱,后期藩镇割据,几乎没哪年不打仗,也是名将辈出,苏定方的战力排得进大唐前十

龙朔元年,辛酉,公元661年

1、三月丙申朔,上与群臣及外夷宴于洛城门,观屯营新教之舞,谓之《一戎大定乐》。时上欲亲征高丽,以象用武之势也。

想有点作为的皇帝都有一颗御驾亲征的心

2、初,苏定方既平百济,留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府城,又以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抚其余众。文度济海而卒,百济僧道琛、故将福信聚众据周留城,迎故王子丰于倭国而立之,引兵围仁愿于府城。诏起刘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将王文度之众,便道发新罗兵以救仁愿。仁轨喜曰:“天将富贵此翁矣!”于州司请《唐历》及庙讳以行,曰:“吾欲扫平东夷,颁大唐正朔于海表!”仁轨御军严整,转斗而前,所向皆下。百济立两栅于熊津江口,仁轨与新罗兵合击,破之,杀溺死者万余人。道琛乃释府城之围,退保任存城。新罗粮尽,引还。道琛自称领军将军,福信自称霜岑将军,招集徒众,其势益张。仁轨众少,与仁愿合军,休息士卒。上诏新罗出兵,新罗王春秋奉诏,遣其将金钦将兵救仁轨等,至古泗,福信邀击,败之。钦自葛岭道遁还新罗,不敢复出。福信寻杀道琛,专总国兵。

刘仁轨也挺能打的

3、庚辰,以任雅相为浿江道行军总管,契苾何力为辽东道行军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行军总管,与萧嗣业及诸胡兵凡三十五军,水陆分道并进。上欲自将大军继之,癸巳,皇后抗表谏亲征高丽。诏从之。

历史记载,李治怕老婆

4、壬子,徙潞王贤为沛王。贤闻王勃善属文,召为修撰。勃,通之孙也。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檄周王鸡文》。上见之,怒曰:“此乃交构之渐!”斥勃出沛府。

王勃一生坎坷,从这篇戏作开始

5、高丽盖苏文遣其子男生以精兵数万守鸭绿水,诸军不得渡。契苾何力至,值冰大合,何力引众乘冰渡水,鼓噪而进,高丽大溃,追奔数十里,斩首三万级,余众悉降,男生仅以身免。会有诏班师,乃还。

这个冬天有点冷,一般不到十月,鸭绿江不至于冻得可以承受住大部队行军冲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