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负亲情,不负青春

    在开展扶贫工作的时候,单位里面有一户帮扶对象,家里面一个单亲的母亲带着3个小孩,大的今年高三,中间的高一,小的今年初一,家里完全靠母亲一个人在县城打工赚生活费,负担三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故事的主角是这个大的孩子,是个女孩,就在2016年6月份参加的高考,文科,二本。本来按照招生的政策以及单位的协调为她争取了一个免费师范生的名额,大专,毕业后安排在基层农村小学教书,编制有工资,本来单位和那个妈妈都很高兴,因为至少解决了一个人的出路和生活,可是大家都没想到,小姑娘对她妈妈说了一句“你想让我一辈子跟你呆在农村,我不想”就回绝了所有人的努力,志愿都不填写就跑回高中复读。

  大家在闲聊当中无不是对女孩是一种指责,作为家中的长女,在家庭处于困难之时应当主动为家庭分担困难,另一方面女孩对于社会的现实也不了解,过于天真。

     我想,那个女孩在复读的路上压力一定很大,因为所有人不不支持他的选择,一个人作出一个没有支持的选择需要极大的忍受力和耐力,作出这样的选择,一个是需要对成功有很强的欲望,同时也必须要有很大的心里承受能力。

   认真想一想,高考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来讲还是很关键的,如果能上一所好大学和一所专科学校出来还是有差别的,人最重要的青春不能耽误。但是当面对了自己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时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却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

   站在道德制高点,我们可能会说这个姑娘不懂事,但是我们不能剥夺这个姑娘为梦想拼命的权利。过去有个人大代表提了一个议案,家里穷的孩子就不应该读大学,应该读个中专出来到工厂打工赚钱就行了,这样的代表应该脑子烧了。

  从16岁到30岁,人生这段时间,就是应该拼命,除非是无路可走的时候可以放弃学习,不然都应该坚持,不要轻易放弃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我觉得小姑娘复读一年的机会完全可以给他,就一年,如果输了,必须为自己的任性买单,这一年无论是怎样的苦难都应该坚持。但是不能无限制的浪费机会。

  小姑娘遇到的问题其实我们也会遇到。大学毕业是选择到北上广拼一把实现人生价值,还是留在小地方守着父母,尽情享受亲情。很多人,很多父母会觉得你长大了就应该回来陪着父母就好了,另外一方面父母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你最大的帮助,让你少走弯路,少吃苦。一边是对青春对胜利的渴望,一边是一生无法割舍的亲情,到底如何取舍。

  其实人生哪有那么多矛盾?认清自己就好,如果本来就是心怀天下的人就放手一搏,若真能在大城市中一展身手,那就不要害怕任何的流言,不要为亲情所羁绊,咬紧牙关干一番大事,成就了事业再尽孝道。倘若是能力有限,就安安心心守着父母,好好生活,那未曾不是一种成功。

   人生的好处不能让一个人全部占完,有得必有失,关键是自己的内心要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除此之外不要纠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吕:我让妈妈给我读《量子力学》 她却给我读她的哲学 我说听不懂 妈妈火:不要排斥一切真知! 针织是什么? 哼 我...
    大吕娘阅读 1,007评论 0 0
  • 此刻依然在车上。 通过kindle读完《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思维陷入空白格。 几十年的人生都是关于“那些”...
    夏天米斯特阅读 2,905评论 0 1
  • 1、衷于本心做教育,就是幸福;把教育做成专业,就是优秀。 设若把教育本身比喻成“育树成梁”的话,做教育就是付出辛勤...
    改变自己369阅读 8,304评论 0 6
  • 初二应先生朋友的邀请到他妻子的故乡一游。朋友妻子的故乡在福建和江西的交界处,初二这天高速已经不堵,一路上很顺利的就...
    茶叶蛋的Cha阅读 2,481评论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