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由的六个阶段

古老的智慧可以带给人力量。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应该是孔子晚年说的,他在讲述自己为学一生的经验,最后的结果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事,也不会逾越规矩,在我看来,这就是自由。

我把这篇文章叫做走向自由的六个阶段,当中并没有下定义的想法,也不是解读论语,只是我在读论语的过程中受到一些启发,有一些想法,我把它记录下来而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社会背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所以对论语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君子和而不同,我们可以求同存异。

孔子15岁的时候开始立志学习,学的什么呢?周礼。有论语为证:子入太庙每事文,或曰:熟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孔子确立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后就付诸于行动,不懂的就去问,这种学习的态度的非常让人钦佩。读书有用这件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国家也提出来全民阅读的口号,作为我辈,更应该去立志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这也是走向自由的第一个阶段。

到了三十岁孔子大致确立了自己的思想和学说,开始办私学,收弟子。用今天的话说,有了独立自主的人格。在今天,而立成了成家立业的代名词,也代表着承担和责任。这是自由的第二个阶段。

四十不惑。这里的不惑不是不疑惑,如果人活到四十岁就能够精通万物,不在困惑,那就太令人向往了。事实是,人多大都有疑惑。那孔子说的不惑是什么呢?不再被身外之物所诱惑,没有了那么多的欲望。开始不在向外求,开始反求诸己。这是自由的第三阶段。

五十知天命。五十岁开始知晓万事万物的天命,同时顺应时代社会去做事情。知天命怎么来的呢,论语有记载: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研读《易经》,对万事万物有了新的看法和理解。在今天五十岁,我觉得是接纳身边的人和事,不再和自己较劲,安稳的活在当下,这是自由第四个阶段。

六十岁人生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智慧和阅历了,孔子说叫耳顺,孔子周游列国时候,和自己的弟子们走散了,那个时候的孔子被人形容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听后说形容的真像,这是耳顺。听得懂别人说的话,能从别人的话里学到智慧,这也是耳顺,这是自由的第五阶段。

孔子68岁返回鲁国,开始自己晚年生活,著春秋,删诗书,定礼乐。到了七十岁,内心早就形成了自己做事,做人的准则。这就是自由。

希望诸君都可以自由!


伏案写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孔子人生的六个阶段 孔子不但读《易经》,而且他还体会到,每个人的一生都在画自己的卦。孔子终其一生,画了一个卦,...
    浪飘飘阅读 10,593评论 0 2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论语》...
    苏城姑姑Ivy阅读 2,817评论 0 1
  • 我们讨论了教化的治理与法律的治理问题,这也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为政》篇一开始就来了句诗三百,孔子是主张教化的...
    璞文1阅读 4,101评论 6 18
  • 十有五而立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给自己的人生画的六个卦象,这六...
    无忧简阅读 8,639评论 16 43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这段话,是孔子...
    檀的院子阅读 11,0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