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0与我的20代

园区大门

听说中山陵景区藏着一个民国建筑园区——T80,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前往一探,没想到就是铁匠营80号,我20代的一段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

T80前身是国民党军统密码研究所,1970年成为中船集团第七二四研究所的一个工作区。我与它结缘是因为老胡。

我读书的时候认识了老胡,毕业后也因为他留在了南京。一人独居异乡,妈妈放心不下,便催促结婚。我们的新房就在T80园区的9号楼,是老胡单身时的宿舍。从此,我开始了在T80园区的生活。

1990年代,这里比较幽闭,从5路公交小卫街站下车,向北经过电视机厂,再经过一段村民居住地才到。高大的黑色铁门通常是关着的,看门的是一个很肥的女人,盘查甚严,她也常值夜班。每次我们在外游玩,老胡都是早早撤退;或者我到T80来,他从不肯远送,因为大门10点准时关,那女人绝不通融。一旦晚回,只有翻门进来。那女人会在人爬到门上的时候出来,在下面拼命摇晃,把人折腾得不行。这个大门现在是园区的后门,门前是沪宁高速的高架,车流不断;贴着围墙是新辟的环紫金山绿道,人来人往,不复当年的静谧。

门前沪宁高架

园区的主干道是用石块铺成的,高低不平,因为年代久了,很多石块的表面已经被磨得光滑。20代的我爱美,喜欢高跟鞋,在这样的路面上行走很有些不便,别人看着袅袅娜娜,自己实是胆战心惊。小石子路现在被柏油路取代,平坦舒适。高大的梧桐树在路的两边对称排列,所有的树在几乎相同的高度上分出叉来,有两到三根粗枝,在空中交错,夏天的时候就是一个天然的遮阳棚。现在它们依旧在这里,只是不对称了。门卫说,因为影响车子出行,所以左边的树统统被锯掉了内侧的粗枝,看起来似乎要向外侧倒下去,而且与路右侧的树也不再能够交错,比之前疏朗了不少,我想再到夏天的时候享受不到密密的阴凉了。之前所里的班车一直在T80园区与下关工作区来往,从没有觉得这些树碍事,现在出入的更是以小车为多,所以对门卫的说法我颇有些疑惑。

现在的后门(当年大门)

主干道的东西两边各有五幢黄色的两层楼建筑,从大门起,东边依次为1号楼至5号楼,左边是6号楼至10号楼。9、10两幢是宿舍,从主干道有一条条小径延伸至各个楼前。老胡上班在5号楼,住9号楼,分别位于主干道的两侧,对他来说家和单位的距离就是一个主干道的宽度,“当时只道是寻常”,现在想来真幸福。园区很原生态,9号楼东边的山坡上有几竿翠竹,楼前是石头小径和草地,除了必须的通道以外,大部分地方都长满了灌木和小草。春暖花开的时候,随意一处坡地,扒开草丛,就会挖到野荠菜、马兰头、枸杞,周末一个上午常常收获不菲,偶尔也会采到草药。那片小竹林里,甚至捕获过刺猬,那只可怜的小刺猬最终让捕获者得了口福,据说非常美味,而我觉得有些残忍。

9号楼

9号楼的生活简单而快乐,周末大家会聚在楼前吹牛晒太阳,天南海北都随便,也会打扑克牌,需要刺激的话可以打个赌玩玩,围观者甚众。老胡曾与一同事以梅菜扣肉打赌,如果对方能一口气吃下十块扣肉,老胡输一包香烟。结果是两败俱伤,同事赢了,但十块扣肉让他几天心口泛油,人也蔫头耷脑;老胡输了,包揽了肉和烟的费用。这个赌几乎成为经典,后来每一次提起仍令人捧腹。

3号楼与4号楼之间原来是一个球场,现在改成了停车场。球场前的山坡上是平房,那时主要是给干训队使用,还有教室。现在多家公司租用了这里,教室仍然空着,算是当年痕迹,未来也不一定还能寻觅得到。教室后面有一碉堡,以前没有见到过,因为山坡上荆棘丛生,现在周围都整理干净了,供人参观。

8号楼和9号楼之间是食堂、澡堂。关于公共澡堂的记忆就是拥挤,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它也走入了历史。现在食堂和澡堂被改成咖啡馆、剧场和教培中心,只有那棵80年的桂花树依旧,周围还砌上了平台。咖啡馆的老板说,秋天的时候桂花落了一地,真是好看。

80年的桂花树

我搬去家属院的时候离开了9号楼,相距不算远;过了几年,又搬去后宰门,再后来住到了江宁,与T80越来越远。这些年不曾与它相遇,却又好似从未远离。这座民国建筑如今成了休闲园区,各种腔调的店聚集在这里,想发呆的话就来吧,一个下午或者一整天都没有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名《反毒鸡汤: 别被所谓的爱情冲昏,给你一双慧眼》。现更名《渣男攻略》。 爱情是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只有有男有女,...
    韩译是头蠢驴阅读 820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