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

我想思维方式可能在出生时就写定了,它决定着我们在细微处对问题的思考有所不同。(这句话看起来多么绕啊。)

读六年级的儿子有一项作业:按纸条上的名字校园中的各条小路。下午他一进校园就加入了认路大军。校园里各处攒动着人影,散发着兴奋愉快的气息,这种热闹平时很少有。

迎面走来三个和儿子一般大的学生,为首的女生语气柔柔地问我:老师,请问明雅路在哪里?我立刻十分汗颜:真抱歉,我不知道。我到这个学校还不到一年,平时除了办公室教室操场很少去别处,我甚至不知道脚下的路就是书香路。他们失望的离开,转身又去问别的老师。

我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一路上听到孩子们不住地打探:明雅路在哪里?谁知道明雅路?只剩下明雅路了,越找不到越显得神秘,越吸引人去寻找。直到走到办公室,我的耳朵周围才静下来。

放学后,儿子背着书包走进办公室,用一种很夸张的不高兴的语气说:我们找了半天,明雅路也没找到,老师们也不知道!我突然想到:如果孩子们找遍了校园也没找到,问了那么多在本校工作多年的老师也都没问出来的话,这条路真的存在吗?这会不会是活动策划者一个高明的安排,意在告诉孩子们这是一条用生命活出来的路。我用自己的理解启发儿子时,冬云老师则打开电脑,进入学校网页。两分钟后冬云老师高兴地说:找到了,明雅路在篮球场南边,路比较短,也没有挂牌子。然后,冬云老师按照学校图例认识了其他路的名字,那一刻,愕然发现自己对待问题的思考与别人是多么不同。

我的思路是:既然孩子们走遍校园都找不到,而且大部分孩子们在这个校园里学习生活了六七年了,既然很多在这里工作的老教师也不知道,那么这条路就不会是现象中的物质的路,很可能是一条概念中的理想中的路,老师们要启发引导孩子们走上这样一条路。我错在了以为在这里工作多年的老师就该知道每条路的名字,其实即便是在这里工作了多年的并且退休了的老教师,即使他每天在校园里溜达也未必知道每一条路。冬云老师很务实,她认为既然学校布置任务让学生找这条路,这条路就一定是存在的,她本人在这个学校工作了很多年,自己对一些路也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她查学校平面图是最好的选择。

看吧,思维方式、认知背景在左右我们对现象对问题的解释。

我是一个理想化的人,是不是意味着要比别人走更多艰辛的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张家小院 ‘叮叮叮……’ 锤子敲打声 张小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低...
    酥油柚子阅读 575评论 1 3
  • http://blog.vckbase.com/panic/archive/2005/03/20/3778.htm...
    卷卷_麦芽呀阅读 31,739评论 2 18
  • 这个念头,我是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童年上学的那条路。 那天乌云密布,大雨将至,我却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潜...
    达达令阅读 614评论 1 11
  • 寻路 By Alex Lee ...
    夜酌山色阅读 307评论 2 7
  • 回忆初中三年,脑中回忆从前,我们从七到九,个但愿友谊长久,望着繁星想曾经,忘不掉的光阴,上课那首旋律,时间还在延续...
    黑色里的情人阅读 21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