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演讲时 其实只是在发言

今天我们来谈谈:“演讲”、“发言”,或者“讲话”,这些我们似乎耳熟能详,却又似乎没有那么透彻的问题。

大部分人都讲过话,发过言,或多或少。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都会演讲和培训?遗憾的是,很多人当他想向听众传达想法时,总觉得词不达意,达不到效果。

当我们发言时,我们其实不太关注听众的想法,我们更倾向讲我们的想法“倒”出去,听众get到多少?谁关心呢?最典型的例子来自某部发言人的日常语句:“强烈谴责”“表示愤慨”blabla…听众关心吗?谁知道呢?

当我们带了强烈的目的性,或特别希望听众把我们的想法听进去他们的脑子,“发言”就远远不够了,这时我们需要“演讲”“演讲”“演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我们“演讲”时,单纯的语言是乏力的,我们还需要:

引人入胜的故事;

与听众之间强而牢靠的眼神交流;

绘声绘色的演出我们的故事;

强烈的肢体语言来强调重点;

高高低低的语音语调来表达情绪;

或许,还需要一系列工具来帮助我们展示更广阔的内容…

而且,我们需要不停地从观众方面收集反馈信息,并及时根据反馈来调整演讲内容,更好把内容传达给观众。

当我们需要演讲时,不妨从上述方向开始考虑,把我们的发言变成演讲,变成传达想法的利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