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行

修者为功,行者为德。凡正修正行者,唯因果二字为要。起心动念,知何处起,动何种念,当下即修即证,行出则果现,如闪电雷鸣。

时感一众修行者,心向外驰,求法求得,小得者或狂为人师,仿救苦救难之菩萨大行,以诸世间小法以盲导盲;或若己有得,暗自欢欣,以众人皆误唯我得如来正法之心冷眼观世。也有入小乘歧路者,处出世入世两难之间诸愿不得,徒自悲伤。

得者,失者,哀喜者,诸如此等皆为凡情,皆因一己之因缘得失被心魔所迷而起。菩萨之大悲,因慈而起,菩萨之慈,以大智为因。岂是凡夫之常情可测度者?不得大智必不能发大慈之心,即无大慈之心,所悲所感皆因“我”起,实是习气未转,随业风飘摇之果,不识此自因,与不识六耳猕猴无异,皆因肉眼凡胎,未见如来。未见如来,未得修行正因,还要千劫百世的修去。宜忏悔反观,内照自因,反此者以己之心测度他人,则又入修行一大病矣。余曾一病多年,唯承师示,方明此理。依此而行,诸理渐明,诸事渐趋如法,虽不敢逞自家家当,亦不敢为自保而私藏,今广而告之,聊慰未了之私心。

又,诸古来大德真修者,无一不视名利如虎狼,避之唯恐不及,以此为镜,可鉴今世诸自诩为师者,行者也可以此自鉴,照破自身之此种无明。但理无至理,也有发如来大心之行者,行如来大道,宣正法正智,其德之威,其行之浩,皆可明鉴,非一等小众可同谓。只是此者非因缘及具法眼者不能明,大德是大德,学子是学子,无参学之智,即便日日与圣者相伴,也只能熏染皮毛,智识依旧。师者示也,所示者行也,大行行于天下,如日光普照,乾坤皆可镜鉴其明。心明自见,心暗自遮,唯自心造作尔。

吾本市井之徒,多行粗鄙之事,今逞此文,唯不齿者口舌。

【一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