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这样的老师、学生和家长

教育难题

近年来,“师生矛盾”、“家师矛盾”可谓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矛盾之一,社会上经常能听到家长对老师的不满,同时也有老师对家长不支持教育的埋怨。

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或许是个别现象,老师的不称职、家长的不配合不是普遍存在,或者说永久存在。既然问题出现了、发生了,摆在了眼前,总得去“究其因”,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最终促进孩子的良好成长,办好良好的教育。

如果老师和家长的心里都筑好了高高的墙,互相戒备甚至互相讨厌,教育就陷入两难的境地,耽误了孩子,阻碍了教育发展。

教育需要“老师、家长、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老师的认真负责、家长的通情达理、学生的勤勉努力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01.认真负责的老师

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次批评、一次表扬,都可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众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老师的一句批评会埋没了学生应有的个性发展,即便孩子和家长明白老师的用意和苦衷,但是无法抹去他(她)因为老师的那句批评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其实,老师的批评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于可以说老师的一句批评都接受不了,或者说反对老师的批评行为,那么这样的“温室环境”弊大于利的。

但在现实中一定有许多孩子,因为老师行为的不当而偏离了人生的航向。注意我这里反对的是“老师会导致学生偏离人生航向”的批评。

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真的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知道,你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全部世界。表面上你教育的是一个孩子,但这个孩子将来承担的是一个家庭的全部。他(她)的成败、好坏决定了将来那个他们所承担的家庭命运。

老师一定要理解家长的焦虑和苦心,不管多么难,不管多么累,都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

爱并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

这是教师长远教育的目标,这也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道德。

02.通情达理的家长

学校的教育,也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一是理解老师的工作。

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家里,夫妻两人面对自己的孩子(有的一个、有的两三个)已经无法管教,家无宁日。要替老师想想,在教室里面对五六十个孩子,该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所以,家长应该做老师的坚定支持者,配合老师的工作。

老师再负责任,他们也有想不到、做不好的时候,这就需要家长多理解、多沟通。

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投诉、动不动就告状,更不要动不动就老拳相向。

多坐下来谈谈,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可能就会理解对方的苦衷。

二是懂得孩子的不易。

“望子成龙”情有可言,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如意学校,都希望孩子成绩优秀,但“不用心急”。

每个孩子的能力是有区别的,你当年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情况,现在凭什么让孩子必须优秀?

作为家长,让孩子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就好,千万不要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

更不要做那只笨鸟,自己飞不起来,就下个蛋让自己的后代使劲飞。

03.勤勉努力的学生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对象是学生。

用句通俗的话来说“牛不吃水压不下头”,如果孩子没有努力上进之心,家长和老师再着急也没有用。

但很少有孩子从小就自觉喜欢上学,学习的习惯要靠大人从小进行培养。

真正的好学生,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着强大的自律性和目的性,能够认准目标,并持之以恒去做。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到第一位,让他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总之

说到底,教育不能靠某一方的努力,而是需要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有了老师的认真负责,家长的通情达理,学生的勤勉努力,成绩没有理由不提高,教育没有理由不成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