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佛法看世界

佛法。堪布,相当于博士学位的职称。

1.佛教的要义

有教无类,学天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乘,就是一条船,小乘渡己-诸恶莫作(不伤害),大乘渡众生-饶益众生。

自净其意不琢有无(三轮体空)。

另外推荐: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

2.能够得到什么

八万四千法门。人天乘求来世的福报入天人,断除自身的烦恼声缘乘,大乘菩萨乘(让世间的人都能够获得圆满的智慧,千处祈求千处应)。

3.放下

对已有的东西不贪恋,对没有的东西不希求。

放下需要智慧,拥有需要福报。智慧是更大的福报。

4.不安全感的存在

对无常的抗拒和对自我的持住,世间运作的规律就是无常的事情会发生。

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

5.看空之后,会变得冷淡吗

因缘加和在一起的。证悟到空性,证悟到胜者的境界,智慧和慈悲是同时升起的(智悲双运)。

区分我和我的

6.好人,拜佛

需要技术上的帮助。

7.求的东西没有得到,怎么坚定佛法的信心

许了愿就觉得一定会得到,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佛教帮助你,愿望落空的时候,走出不好的情绪。

8.什么叫修行,怎么修行

常怀善意。

摆脱社会的惯性才叫真正的自由。

9.出家多了,谁种地呢?

因缘不到不会出家,在家。

10.人如何获得内心平静

禅宗神光,达摩,断臂求法。

应该尽量让自己的生活简单一点。(有些人通过挑动别人的情绪,来获得关注。)

这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看淡一点。

11.如何看待痛苦

所有的解脱都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你讨厌的人再遇到),爱离别,求不得,不遇临(你觉得不应该发生在你身上的事儿它迟早会发生)。

承认痛苦的普遍性,才能直面事情本身,让你不必承受更多的焦虑和不安。

12.当我们慈悲对人的时候,别人的反应不好,怎么安乐?

把自己保护起来。安乐是自己内心的平静,不用过多的关心别人的态度上面。

13.贪嗔痴,生气生气了,怎么办

说明你在进步,你已经意识到这件事了,不要让动作发生。经过反复的控制和观察,贪嗔痴对你的干扰就会越来越少。

14.我如何进行供养,才能得到更多的福报

积累就是放弃。

六度来修行,六度菠萝蜜,布施(放弃财物、冷漠和怯弱)、持戒(放弃不好的习惯)、忍辱(放弃傲慢、焦躁和敌意),精进(放弃的是惰性),禅定(放弃的是散乱和攀缘带来的快感和安慰),智慧(前5戒的结果,智慧般若的境界)。

备注:攀缘,就是对一件事情有目的、有企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