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
1.伍子胥:楚国人,但是一直在吴国,最后报楚平王杀父之仇。最后在吴国不受第二任皇帝的待见,最后赐死。
2.孙武:齐国人,但在吴国就职。帮助吴国打败楚国。
3.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夫差:隐忍➕谦卑➕脚踏实地
4.勾践:越国人。建议越王勾践暂时求和,又建议勾践不要盲目报仇。功成名就之后,果断辞职。留下名言: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良狗烹。之后跑到定陶,改名陶朱公,成为当地富豪。
5.晋国:山西。周成王剪桐封国。重耳是晋文公。逃亡十九年,受到秦穆公的帮助,回国即位后已经61岁了。“退避三舍”“寒食节”。结局:三家分晋,晋国灭亡。
6.春秋国家的起源主要源于周朝的分封制度,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亲属或功臣,建立诸侯国。它们名义上服从周天子,实际上在军事、经济上有很大的独立权。
三国时期:
1.关羽:没有政治头脑,没有战略主张。刚愎自用,狂妄自大。(大意失荆州)
2.曹操:多疑。
3.孙权的谋臣:周瑜—鲁肃—吕蒙
魏晋南北朝时期:
1.西晋:司马家族篡魏,逐渐灭蜀、灭吴,刘禅“乐不思蜀”,孙皓“我也设了一个座位等待陛下”。统一天下,建立晋朝,史称西晋。皇帝荒淫,官场糜烂,清谈盛行。分封27个王,留下祸根,爆发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距晋武帝灭东吴统一全国仅仅过去37年,西晋灭亡。三国鼎立持续60年,西晋短暂却统一不到40年,又一次进入持续300年的大分裂,直到隋王朝再次实现统一。
2.东晋:是西晋皇族南迁后建立的王朝,是晋朝的继续。都城在建康,开国皇帝是司马睿。朝廷由世族把持,前有王导,后有谢安(淝水之战)。一直是皇权与贵族共治天下的局面。实行门阀制度。内乱频生,导致东晋政权并不稳定。此时北方处于分裂状态,出现了十六个国。东晋被一个人篡位,建立楚;后又被将军刘裕起兵夺回,建立刘宋王朝。
大宋王朝:
1.开国皇帝赵匡胤:
赵匡胤自幼去往嵩山少林寺学习拳法,每日参禅悟道,留下经典的“太祖长拳三十二式”。今人评:“每一个干大事的人,都有一颗冷静的心。”
刚开始仅是一名普通的禁军军官,后成为皇帝身边的要臣,通过一场漂亮的战,得到皇帝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一路升迁。最终实力允许,发动陈桥事变,逼迫皇帝禅位,成为了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今人评:“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留给有能力的人。不要空等机会,先去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