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藏书单有意义吗?

早上做了个梦,清晨5点多就醒了。

梦到的是前任雇主,工作一年半的地方,老板和其中的一位员工在很久以前就秘密领证同居了,而在其它员工面前却装出一副不了解的样子,于是乎因为种种这个秘密被我和女友发现,告诉了其他人,于是这名员工跑过来质问我怎么可以这样,后来我解释……梦就醒了,头一次被这种梦惊醒,还感觉自己还工作在其中,近于噩梦。现在思考,自己是怎么在里面待了一年半之久的(对于青春来说),满满的感觉都是欺骗。如果当时,老板可以诚恳的说两个人是夫妻关系,我觉得作为一名员工会理解,支持,但这样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伪善,顶着老师的头衔让人作呕。



梦刚醒来以后,其实脑袋中想的并不是这些,一直思考的是读书的意义。

读书的意义有很多种,抛开基础的先不谈,比如求学,求技能,求生存(现阶段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谈更好的生存)。大一的时候,同学朋友们都买空间转发-大学里应该要读的书单,相信不少人都转过或者收藏过留着以后看(可能从来就没看过),当然,我也默默地转了。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我觉得看看书挺好,后来有一个高中同学在下面评论,为什么要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后来忙于学业,没有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只是心里微微一怔,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这个问题不知怎地一直萦绕在脑海中。

而就在梦醒时,出现了想要的貌似关于读书的答案。

读书在于促使你思想独立,读各种杂书在于丰富你的思想,用多元的思想冲击构建你的核心价值观,在于当你的阅历增长时,把你的阅历中的经验总结转化完善你的价值观。人的一生很长,但若没有立之于世的价值观,只剩下一个躯壳而已,而读书就是一个和“行万里路”同等重要的途径。

为什么这么说?行万里路重要,但是总结能力更重要。红军长征转折点遵义会议,就是及时总结清算,由此才有我们伟大的共和国。名师哪里来?靠的就是不断地教学反思总结完善自己,形成自己的理论。而总结能力在读书中最易养成。



工作一年半之久的单位,半年之后还会在梦中惊醒,不禁感慨。那么当你选择一家单位准备奋斗余生时,你在意的是什么?除了薪资福利升职空间外,最重要的当是老板(这里的老板是企业文化的最终制定者),老板所谓的企业文化,与你的价值观是否稳合这对你以后得发展如何至关重要。而这些都在暗示着思想独立的重要性,不被洗脑就需要有自己的铜墙铁壁一样的价值观,要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中遗世独立的精神,而这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因为书对于人而言是平等的,更有哲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当你的脑袋中有各种各样思想在交流碰撞时,最终你选择并坚持的就是价值观,才会思想独立。

为什么要读书?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答案,我认为这一种可能更适合。

上大三的时候,辅导员带我们一门课,这门课说起来比较枯燥(相比于马原毛概思修算好),我认为老师的责任就是深入浅出的传授知识和分享自己的经验,深入浅出传授知识,导员做的一般(听的不是太懂),但是导员分享的经验却很丰厚。这源自她自己的读书感受,上学时候自己不爱读书,很多著名的作品自己只是了解大概,没有读过,现在想起来再去读的时候,记忆力已经赶不上了,读了后面忘了前面,可以说是力不从心,从整个课程来看,导员说的的确,举的例子都是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别的著作几乎没有。所以如导员所言,读书要趁年轻。因为以后的日子里,你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会带来各种困惑,而读书会给你答疑解惑,因为你潜意识里读过的文字、传递的思想会融入到你的血液里,当你需要的时候,它便回迸发出能量,去激活你,塑造你的价值观,成就你的核心竞争力。

生命是短暂的,但是用思想武装起来的生命是永恒的,有趣的,值得尊敬的。为了思想独立,不受羁绊,读书吧!



清晨,从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图片,在澳洲担任孔子学院的老师,教国外的孩子怎样过端午节,其生活姿态让人羡慕不已。

其实,生活就像一本书,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同的是有的人读着读着就停下了脚步,变换着选择其他,有的人却坚持到了结尾。是在在不断选择中选择不断选择,还是选择一种符合你价值观的生活方式,并为之奋斗终生呢?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读书吧,莫负青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