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与人撕逼的五个技巧

在网上的互撕,成了一种不是时尚的时尚。一言不合,就开始互撕,最后冷静下来,发现完全在为不值得的事情,争得脸红屁股肿。想回头,发现已经成了仇人。这种撕逼,其目的本来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睿智,高明,其结果反而是不断给自己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坑。

时下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低收入的人容易愤怒,中等的收入的人容易焦虑,而有钱人则往往容易迷茫。大家过得都不省心。于是,互撕就变成了常态。在微信群互撕,在朋友圈互撕,在微博里互撕,在所有能撕的地方,撕它个天翻地覆慨而慷。

互撕的结果,谁撕谁知道。你把对方撕成了傻叉,对方就自动认为自己是傻叉么?当然不会,对方一定会想方设法,找到各种理论根据,或者哪怕胡搅蛮缠,也要把你也说成傻叉。最后比的是谁比谁更傻叉而已。

这种现象,其实也存在于家庭中,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同事之间,甚至朋友之间。

有些夫妻,过了一辈子,会为同样的问题反复地不厌其烦地争吵。作为子女在旁边听得耳朵都出老茧了。有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如此,同样的问题,反复说,最常见的一句话是:我都告诉你100遍了,你怎么就是不听?!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两败俱伤的互撕呢?

有四个步骤,可以解决这种互撕的问题。

第一步、当听到一个问题,观点,或者一件事情;

第二步、我们会马上有一种直觉反应,想要撕对方,或者责备,抱怨,或则讽刺,等等,会有一系列的想要马上回应的内容。这时候,不要着急,一定要慢。三思而后行。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有没有更好的回应呢?设想出三到五个回应。

第四步、选择一个你觉得最合适的回应方式,来进行回应。

这里,着重点在于第二步的停下来,然后进入第三步,而不是凭着第一反应直接回应。

那么如何才能在第二步慢下来呢?大多数人都是自动进入到了第二步,然后直接就回应了,这第二步的停下来最难。我们最后讲。先讲停下来以后,第三步如何思考。

针对第三步,可以分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 对于无关大局,无关痛痒的事情,如果这件事情不涉及什么大是大非的,就没有必要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以积极配合对方为妙。比如你老婆穿了一身衣服,问你是不是漂亮,如果不是难看到不要不要的,难看到出去丢人的程度,你大可以夸奖她,就说相当漂亮就完了。大家都乐得开心。如果你喜欢挑刺,争执或许就被点燃了。你老婆也许会说,你从来不给她买衣服,也不关心她的衣着打扮,然后甚至可能搬出隔壁老王如何如何对自己的老婆好之类的事情来恶心你。

    著名作家刘震云说,如果别人请他提意见的时候,他不仅不会提意见,反而会夸对方的优点,就算对方再三请教,他实在推卸不过,就捡一个无关痛痒的意见敷衍一下。他认为,几乎所有要求你提意见的潜台词,就是让你夸夸对方。

  • 我知道有一个好事者,在亚马逊上写了一篇书评,给了一本书1颗星的差评,然后用长篇大论,犀利的语言,睿智的思路,不遗余力地把这本书抨击得一无是处。写这样的书评,至少也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在书评的后面,有二十几个回复。这个好事者每天都要查看多遍自己的杰作,看看有没有更多的跟帖。

在网上,这样的类似书评,或者评论非常多,如果仔细想想,价值究竟有多大呢?这种评论真的值得花那么多时间去写?值得花费别人的那么多时间去看?去评论?我们把自己的睿智表现在这里,究竟对我们自己的价值有多大?对纠正错误的帮助有多少?

在网上不负责任的发表一些自己觉得很正确的观点,也许对方不一定知道你是谁,也不可能找上你,但是,如果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带到工作中,带到家庭里,变成一种坏习惯,最后还是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时间没必要花在这种对别人没太大帮助,又浪费自己的时间上去。其实这行为,往往就是闲的蛋疼的表现。

  • 争论永无胜者。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点》中,举了一个杀人犯的例子,这个杀人犯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公民,自己实在不知道自己究竟怎样,才能让别人更满意。

一个杀人犯,甚至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你希望跟别人争论获胜,你以为真的能获胜么?就算是你嘴上占了便宜,对方心里很可能会恨你一辈子。

争论的结果,最好的情况,大家浪费了大好的时间,最差的情况,大家变成敌人。有必要不断给自己制造敌人么?有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非要把矛盾变成敌我矛盾呢?

  •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世上所有决定都是由掌握决策权的人做出。”重要的是后面的一句:“要习惯这一点”。很多人,就是很难习惯。

在家里,分明是你老婆说了算,你非要发表一些自以为是的见解,最后被老婆给喷的一脸唾沫,你说你何必呢?

在单位,分明你说了不算,非要在后面不断背地里说自己的上司如何如何愚蠢傻叉,最后到底不知道是谁傻叉。

如果你非要说领导的决策错误,在说之前先想想值不值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仅仅是为了表现你比领导聪明,在他的讲话中挑出几个错别字,这种事趁早就别干了。如果真的是对公司有重大帮助的事情,被你睿智的双眼看出来,如果不说公司就要损失几个亿,你可以站出来据理力争,为公司挽回损失,为你争得荣誉,否则,如果三毛五毛的,还是算了。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我们生活的使命应该是作出积极的改变,而不是证明我们是多么聪明或者多么正确”。

我们在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会面临帮助他人,还是伤害他人,或者保持中立的选择。而通常,都会抑制不住去伤害别人,来抬高自己。这种行为本身,只是过一过嘴瘾,对事情对双方,都没有丝毫的帮助,只会添乱。

下面回到第二条,如何才能在我们呼之欲出的想要凭借直觉反应的时候,能够停下来呢?最好的锻炼方式,是通过冥想。冥想可以锻炼我们自我观察的能力,能够时时注意到自己的状态,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行为。而没有冥想练习的人,更多的是容易感情用事,凭直觉用事,而且多数时候,自己完全无意识的凭感情用事,且无法控制自己这种下意识的冲动。

慢下来,三思而后行。

瑞田学习力:如何避免与人争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你的列表里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平时不用刻意去联系,找她的时候不会立马回你,聊着聊着可能突然消失,Miss Wu 就...
    莫昕岚寞02阅读 955评论 0 0
  • 解决阿帕奇启动不了 LSB的那个问题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351...
    夕阳下的不回头阅读 988评论 0 0
  • 早晨,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听洞见阅读,一篇篇走心的文章,总会让我想到许多、、、、在么多年了一直都有读书...
    剀钦妈妈阅读 3,593评论 10 12
  • 本周看了古典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书中第五章对我们凡人追求的世俗的成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不同于市面上各种鸡汤...
    ViciStone阅读 1,027评论 0 2
  • 如果可以,我想每个活得漂亮的男孩女孩都能在第一眼就找到了那个对的人,陪你颠沛流离,陪你看细水长流,陪你看夕阳西下,...
    青柠七儿阅读 2,99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