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商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先商时期,指从契封于商到成汤灭夏之前;早商时期,指从成汤灭夏到盘庚迁殷;晚商时期,指从盘庚迁殷以后到周武王灭商。然而,从中华王朝体系视角看,由于先商时期仍然处在夏王朝甚至更前的历史时期,所以作为一个王朝通常包括早商和晚商两个阶段。
先商时期
根据《史记·殷本纪》所载,先商时期商王祖先的世系为:
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亥——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天乙(成汤)
契是商人祖先,契的母亲是来自有娀氏的简狄。
昭明是契的儿子。《世本·居篇》记载,昭明时,商族的居地在砥石。
相土是昭明的儿子,相土时期,商族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
相土之后商族比较著名的祖先是冥。
亥就是王亥,为冥之子。亥之称“王”,也许是后代商人对他的追封。
微为商族势力的继续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商族在微的时期,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阶段。
报丁、报乙、报丙往往被合称为“三报”。示壬、示癸被称为“二示”。这五个先公有时又被称为“三报二示”。
成汤又被称为天乙,在甲骨卜辞中称作大乙。成汤时期,商人居住在亳。成汤时期,商代进入了史学家通常称为“早商”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