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或许有不少人都和峰少一样

认识村上春树的契机是因为他的

《挪威的森林》

不过峰少也只是闻其声不见其人

而且由于日本文学中所独有的性情描写

尤其吸引了不少感性派读者的眼球

不过今天咱们不谈风月

作为2016农历年的收官之作

我们今天一起来谈谈村上春树的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一个人,写作三十五年,十三部长篇小说,超过五十种语言译本。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是村上春树首部自传性作品,历时六年完成。

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村上春树将首度全方位为大家揭露小说家这个看似风光,却是份孤独的职业:

三十五年来,村上春树在孤独中编织着美妙动人的故事。

他以十二章肺腑之言,真挚诚恳又不失幽默地讲述自己写作道路上的故事,和追逐梦想与幸福的人生往事。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日本现代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

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村上春树也是以此为契机踏上了“小说家”这条不归路。

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引起“村上现象”。

其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


第一章 小说家是宽容的人种吗?

小说是需要慢节奏缓慢前进、去耐心推进的作业;虽然门槛确实很低,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成为作家;

第二章 刚当上小说家那会儿

三十岁在《群像》奖出道,在此之前也只是个成绩说得过去的普通男孩;《且听风吟》赋予其成为小说家的资格;

第三章 关于文学奖

村上回应他对于涉足文学奖那种场所一无所知又了无兴趣;而且这一类的文学奖项有多少实质性价值也存在质疑;

第四章 关于原创性

原创性可以接受时间的考验以及时代的批判,并且还有三个基本条件:

拥有独具特色、识别性极强的风格;风格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成长;风格还必须随着时间流逝成为标准;

第五章 那么,写点什么好呢?

多读书是成为小说家不可或缺的基础训练;其次需要养成仔细观察事物和现象的习惯;总而言之,写小说至为珍贵的就是细节;

而细节和观察就是最好的素材;

第六章 与时间成为朋友——写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能弥补长篇小说无法捕捉的细节,而且更加灵活多变;而长篇小说时更需要仪式感和坚持的一种东西;

而锤炼敲打将会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

第七章 彻底的个人体力劳动

写小说的初衷更多的是因为“我想写小说”才动笔,是一个长久而又孤独的工作;

因而作家需要各自独有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第八章 关于学校

学校本来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培养人们共识的地方,但是现在却越来越变成了社会化疾病的症结;

第九章 该让什么样的人物登场?

多数情况下,小说里登场的人物都是故事发展中自然形成的,随着事物情结的发展,人物将会愈加丰满;

而且不管是叙事人称、还是设定细节等都具有改变整个故事的魔力;

第十章 为谁写作?

一个纯粹的作家的确可以为自己写作;但是身为职业作家的你却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自己的读者;

第十一章 走出国门,新的疆域

自从《寻羊冒险记》被《纽约客》收录开端,一共27部作品得到采用和刊载;而村上本人也在因为各种因素在国外输出日本文化;

第十二章 有故事的地方·怀念河合隼雄先生

村上春树独孤求败,但对于河合先生却引以为生命中唯一知己。



对于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且听风吟》,而且第一本著作就斩获《群像》奖成为日本炙手可热的作家,之后的写作生涯更是像开挂了一般;

这中间的机遇自然是不少,更羡慕的是村上他自己抓住了机遇,并用自己持续了三十五年的坚持以及人生经历证明了他的职业就是小说家。

当然,村上这本《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严格意义上还算不上是一本正统的小说问题,更偏向于人物传记;虽然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它都满足了,但是阅读起来却更像是一个又一个话题串联起来的回忆录,自然文笔和清洁刻画都不怎么惊艳。

不过峰少却对《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提到的两句英文谚语颇感兴趣:

第一句:one day at a time

村上用三十五年时间践行的小说家自我修养,而这也是很多小说家昙花一现的核心元素;

就像村上说的一个小说家正常的生命周期是10年,但是反观现在所流行的畅销书,更多的只是一些私人情绪以及故事合辑;谈不上太多的文学内核,也就没有更多流传的价值。

第二句:hit the main line

往静脉里注射毒品,约翰欧文提到的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其实当下自媒体,不管是同道大树、李叫兽,还是咪蒙,他们都做不到one day at a time的坚持,当然他们已经多多少少摸到了hit the main line的魔力,一次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在自己的粉丝群众“投毒”;

或许彼之砒霜对于他们的粉丝来说是良药,也无甚区别。


不过,今天峰少所以拆解村上春树的这本《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自然不是为了给村上秀肌肉,也不是特意为了黑某某某,只是作为一年的总结,有些唏嘘感慨罢了!

村上春树的职业是小说家,我们的职业又何尝不是自媒体呢?

虽然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魄力像村上那样声称自己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但村上所提到的一些东西不就是身为自媒体(文字民工)的一种更加完美的借鉴么?

诸如自媒体需要搞清楚自己是在为谁写作?自己的文字边界?是否原创?些什么东西?以及对于数据的苛求?

这些都值得我们停下来好好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

对于峰少来说:

自媒体的确很多时候是孤独的,但是我们不防和文字做朋友,试着从最简单的文字节奏韵律开始了解文字的情绪;

那样的话,我们就能走上一条区别于咪蒙之辈的道路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