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费时间的事之一是我们陷在内心戏里无法自拔。
当我们允许自己发光时,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允许他人发光。当我们从自己的恐惧中解放后,我们的存在也自动解放了他人。
1.我们为什么这么在意外界的评判?
说到底是对自己的不接纳,所以希望通过别人的接纳来证明自己还不错。只有能接纳自我的人,才能真正地从内而外领导自我,从而做出卓越的成就,吸引真正意义上的追随者,成为外在的“领导”。自我苛责来源于不够爱自己,不能全然接纳真实的自我。
外求永远没有终点。别人如何评价你,反映的是他的水平,而不是你的水平。他人的指责反映的是他们看到的世界,而不是我们真实的样子。
我们可以从寻求认可到寻求支持。不是“请问,我是这样想,你看行不行”,而是“我想去的地方是那里,我想做的事是这样的,你可不可以支持我”。
2.怎么处理内心的恐惧?
当我们能够面对内心恐惧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坐在一座大金矿上,这里面有光、有热、有无限的包容和能量。
如果诚实地追问自己,就会发现你以为的那些天大的障碍,其实没有那么可怕。经常是我们自己编织的恐惧把自己吓退了而已。
当我们被恐惧裹挟时,就看不到还有别的路可走。觉得我“只有这样,才可以……”,因为恐惧,交出了自己的主动权。在任何阶段,都不要把主动权交出去--不管是交给一个职位、一个人、还是一个阶段。
自我评判的背后也是深深地恐惧--如果我没有做到什么样子,没有满足什么样的期待,就不会被接纳,不会被爱。
我们经常处于“被挟持”的状态,觉悟的前提是敢于面对。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对恐惧。勇于面对恐惧,就是在培养和激发“心力”。而人的心力,才是人之为人最根本的能量和智慧的来源,也是一个社会真正进步的动力。
3.如何更好的成长?
多实践,多犯错。我们的经验和判断力是在一次次经验和错误中积累和提升的,没有捷径可以走。
一个重要的成长就是意识到别人说的话都是他们内心的投射而已,和你并没有关系。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见什么吸什么的海绵,而是一面镜子,将投给你的评判反射回去。
不管你在什么环境--学校、职场、家庭,你周围的五六个人构成的微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远远大于宏观环境。我们要重视、挑选和管理的是这“五六个人”。
每一次选择和转折其实都是生活给我们的一次进行深度自己对话的机会,也会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大门。真实生活没那么多“高光时刻”,即使有,也是由一个个小选择铺就而成的。在每一个小选择里改变思维方式,锻炼能力,获得对应的成长。
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是我们在职场走出自己的路的起点。
4.怎么看待那些“应该”?
放下那些“应该”。其实,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对我们的情绪负责,那就是我们自己。没有你的允许,就没有人能激怒你;没有你的允许,就没有人能伤害你。
“这个人”“这件事”无非刺激了我们内在的某些信念而让我们条件反射,比如生气。
当我们想促成一些事情时,起点不是去改变别人,而是放下自己内心由于恐惧而对别人设置的那些“应该”。
最终对我们情绪负责的只有我们自己。
当然,“放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不是靠理智可以做的决定,内在自我和身体都需要看见、感受、释放,才有可能放下。不要“想”太多,学会感受和释放。
5.如何正确的认知自我?
人生达到深层快乐的唯一路径,就是真正认知自我,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由分离到合一。接受生命成长的自有节奏,活在当下。生活的原则就是一切都从自己的当下出发。生活就是由一个一个当下的觉知和回应连起来的。关注自己的内在状态。
没有所谓最好的时间,最好的选择。只有当下是真实存在的,过去和未来都不是,都是“故事”而已。
其实自卑也好,自负也好,根本上是同一个问题,是自我迷失。你没有了根基,一会儿和这个比,一会儿又和那个比,对自己的定义根据外界的东西变化,两个定义互相矛盾,所以你会迷失。我们产生的很多纠结、困扰都与此有关。觉知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慢慢找到自己的根基。你的状态好是一切的基础,状态好就能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绪。
人生不是客观的经历,恰恰相反,是主观的过程。我们是谁,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不是别人能定义和决定的,只有“我”有权利、有能力定义自己的人生。人最终的成功不是外在的标签,而是灵魂和外在一致,是活出人生的无限性。
6.人和外界的关系四个阶段?
-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是一个接受者、受害者。(害怕失去,受伤的小我。)
-事情为我而发生。所有发生皆有缘由,是为了让我看到不曾看到的东西,前往不曾去的地方。(有觉知,不仅是接受者,还能感受到更深层的意义。)
-事情发生了,和我无关,我是抽离的观察者。(抽离于小我“吸铁石”的状态。)
-事情经由我而发生。我是所有事情发生的通道。(本身,我和广袤世界是一体的、合一的。真我、大我,我就是创造者。)
我们要做的这一步步,并不是逼迫小我遁形,而是允许那七彩缤纷的真我显形。保持内心的平和,觉察自己的真实感受,去经历当下发生的一切。没有过去那些“故事”,你会做什么,那么就去做。不要沉湎过去的故事,不要投射和想象未来,没有“应该”,没有限制,只有此时此刻的你。
一切都是为了唤醒你真实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