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结了一个面对坏事的技巧,亲测有效

中午微信上跟一个在上海的朋友闲聊。他说已经居家办公三个多月了。6月刚解封,但还是有爆发,还得继续居家办公,整天想的就是怎么囤积食物,高价买来的菜,放在冰箱里时间长了坏了,不得不扔,很浪费,扔了还得继续囤,简直就是个无限循环。

工作上一堆事,身边都是各种负面情绪,自己也不由自主的情绪低落。情绪低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而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晚上经常失眠,早上起不来,作息也变得很不规律,感觉整个人都快疯了,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

吐槽归吐槽,但是吐槽完了生活还得继续,疫情啥时候结束,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正如我在《《瞬息全宇宙》中杀鹌鹑的少女》这篇文章中说的:凡是对你产生重大影响的都不是你能控制的。比如疫情。

纵观整个人类的历史长河,如新冠这种规模的疫情发生的次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16世纪美洲瘟疫导致了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的瓦解。有些历史专家据此估计,西半球大约90%的原住民都被疾病杀死了。

1665-1666年的伦敦瘟疫使大约10万人丧命,占伦敦总人口的15%。

1720-1723年法国的马赛大瘟疫,在3年中多达10万人命丧马赛及其周边地区。据估计,马赛人口可能因此减少了30%。

历史告诉我们,不管曾经经历了多大的疫情,最终都会过去,经济最终都会复苏,发展并不会停滞。

历史的车滚滚向前,回望,都只是在周期中而已。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都无法经历一个完整的周期,这短短几十年有可能在周期上升阶段,也有可能在周期的下降阶段。

在周期中,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变化是常态,不是例外,这个变化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过惯了岁月静好的日子,突然出现黑天鹅事件,在慌张过后要及时习惯这种变化,因为后面或许还有灰犀牛事件。

一件事情在没有完全变坏之前是不会变好的,这是周期的特性。

如果感觉到了最坏的时候,那也就意味着马上就要变好了。

面对疫情,当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乐观,也必须乐观,总不能把生活也搭进去吧。把外界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最低,尽量不去看负面新闻,甚至不看新闻。研究表明卸载手机里的所有社交软件,也不会对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最后分享一个面对生活中不如意的小技巧。如果坏事不幸发生在了自己身上,要不断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把这件事当成上帝打的一个喷嚏(别管是上帝还是什么,这不重要,意思都一样),这个喷嚏,并不是冲着我一个人打的。既然发生了就已经无法改变,那凡事都有3条以上的解决方案。

凡事都是心理建设,亲测有效,我靠这招化解了很多“坏事”。

我写完了,加油!

往期推荐

巴菲特说的最好的投资是

《微习惯》让我改掉了拖延的毛病

我总结了一个缓解焦虑的万能方法,简单有效

投资收益率-33.65%,我却嫌跌的不够狠

怎么找到只涨不跌的投资标的

怎么破除“习得性无助”,走上开挂人生。

5月复盘||读了39本书,推荐这3本好书

今天是持续写作的第37天。(37/50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