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一、被动句:

被动句是相对于主动句而言的。

例如:

我打碎了一个杯子。(主动句)

那个杯子被我打碎了。(被动句)

在古代汉语中也有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区别。

☞于

介词“于”可引出动作的施动者,这时句子可以表示被动。“于”在古代汉语中是功能非常强大的介词,但它不是表示专门被动意义的介词。

①郄克伤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

于→被,矢→箭头,屦→鞋

译文:箭射伤,血一直流到鞋子上面。

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人。《孟子.腾文公上》

治→管理,于→被

译文:脑力劳动者管理他人,体力劳动者他人管理。

☞为wéi:

介词“为”字或者由它组成的结构“为……所……”来表示被动。在这里都读作二声。

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孟子.滕文公上》

复→再次,为→被

译文:没有再次得到兔子,自己宋国人耻笑。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制→控制,为→被

译文:我听说,做事情先行动就能控制别人,后行动就要人控制。

☞见  被:

“见”和“被”也可以表示被动。

但是这两个字不能引出施动者,而是直接加上动词表示被动。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殆→危险,见→被

译文: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懂得大道理的人所耻笑。

②信而疑,忠而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译文:讲信义却怀疑,忠诚却诽谤,怎么可能没有怨恨呢?

这里的“见”和“被”都是表示被动意义的。

注意:“见”本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词,后来也可以用来指代第一人称“我”或“我们”

表示被动→我、我们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

“见笑、见谅、见教、见疑”等词中的“见”就是“我”的意思,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被动意义。

二.受事主语:

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表被动

如:杯子打碎了(被动意义)

        ↓

      受事主语

古代汉语受事主语句表被动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蔓→野草,犹→尚且,除→被根除

译文:蔓延开的野草尚且不能被根除,何况您宠爱的弟弟呢?

②鲁酒薄而邯郸围。《庄子.胠箧》

邯郸→邯郸,围→被围困

译文:鲁国奉献的酒味道淡薄,使得邯郸被围困。

这种被动句,由于没有任何形式上的标志,所以一般被叫做意念被动。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

→“于”“为”“见”“被”所标志的被动句

→以及没有任何标志的意念被动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什么是语序? 语序是语言的顺序。一个句子里面,它的语法成分的前后次序,哪个成分在前面?哪些成分放中间,哪些在后面?...
    山石阁阅读 7,120评论 0 2
  • 什么是语序? 语序是语言的顺序。一个句子里面,它的语法成分的前后次序,哪个成分在前面?哪些成分放中间,哪些在后面?...
    山石阁阅读 4,786评论 0 0
  • 语序: 词或者短语在句法结构中的排列顺序。 现代汉语语序: 主十谓 动/介十宾语 主十状十谓语 古代汉语语序: 古...
    尊道贵德Layla阅读 11,089评论 6 8
  • 助词: 重要的虚词,不能单独使用,只能附着在其他实词之后,帮助其他实词构成新的词或者短语。 现代汉语助词: 的(地...
    尊道贵德Layla阅读 8,684评论 2 7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36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