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
博学奇志,对答无懈
郑泉,字文渊,陈郡人。
博学有奇志,但是嗜酒成性,每次闲居在家中的时候,都说:"愿得美酒满五百斛船,以四时甘脆置两头,反覆没饮之,惫即住而啖肴膳。酒有斗升减,随即益之,不亦快乎!"
孙权后来任命他为郎中,曾经和他对话说:"你喜欢在众人面前进谏,有时候经常失去礼敬,难道不害怕龙鳞吗?"
郑泉回答说:"臣听说君明臣直,现在朝廷上下无所忌讳,实在是仰仗主公你的洪恩,不畏龙鳞。"
到后来侍宴的时候,孙权认为这种现象不太好,便向有关部门督促治理这种罪行。
郑泉临出门还屡次回头,孙权叫他回来,笑着说:"卿不是说不畏龙鳞,为什么临出门还要回头啊?"
郑泉回答说:"我受到主公的恩泽,知道自己没有身死的忧虑,现在要走了,我特别感激主公的恩赐,不能不回头看看主公。"
出使蜀国,大言不惭
黄武元年(222年)十二月,孙权派遣太中大夫郑泉前去白帝城拜访刘备。
刘备问他:"吴王为什么不回复我的书信,难道我名不正言不顺吗?"
郑泉说:"曹操父子覆灭汉室,终夺其位。殿下既为宗室,有维护秩序的责任,但是没有作为第一个率领军队讨伐曹魏的人,而是先立自己的名声,没有问过天下人的意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吴王不回复你的原因。"
刘备自己觉得惭愧。
之后两国恢复外交关系。
孙权说:"最近得到了刘备的书信,他已经深刻反省了自己的不对,向我们请求复合了。
之前说他们是蜀国,是因为皇帝还在的缘故,现在汉朝被废,我们要称他为汉中王了。"
吉米:尼玛的垃圾吴王,刘备君臣北伐的时候,你还在舔曹丕的臭脚准备背刺关羽呢?有脸吗你?
郑泉临终的时候,告诉同族人说:"必葬我在陶家之侧,过了百岁之后化而成土,如果有幸被制陶的人挖起来做酒壶,那就满足我的心愿了。"
总督简评
郑泉本来是有记录在吴书里面的,但是陈寿做三国志的时候,将他剔除了。
原因很简单。
《吴书》郑泉传记里面记录的内容,不真实。
郑泉把刘备说惭愧的那段,不合逻辑,刘备没砍他就不错了。
什么话,刘备一直都是起兵反曹,而孙权到了曹丕称帝的时候,还接受了人家封吴王,你郑泉好意思说吗?
《江表传》孙权拿到刘备书信那段也是不对的,刘备当时已经称汉昭烈帝了,什么汉中王,早三年的事情了。
所以陈寿做传的时候,本来吴书里面有传记的郑泉,被整个删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