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是群居动物

人类的祖先是住在森林的,住在树上,可以躲避在陆地上活动的敌人。有一天人类离开森林,住进了洞穴,因为洞穴比树上住得更舒服。

人类离开森林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气候变了,也可能是因为食物短缺了,也可能是别的原因。但人类本身没有什么捕食的优势。要爪子没爪子,要利齿没利齿,要毒液没毒液,要速度没速度,要身躯没身躯。


所以为了活下去,人类就要战胜陆地上的敌人,就需要团结起来。一人拿一块石头或者拿一根木头,然后去围攻狩猎。所以早期的人类,基本是游牧的。因为人类那时还没有驯养家畜,又不会种植作物,所以只能不断转移生存的地方,以寻找粮食。

后来,在能种出农作物的土地上,人们就逐渐定居了下来。也从山洞搬出来,住到了自己搭建的住所里。但人们还是需要团结和分工,才能更好地生存。


而在大草原上,人们就形成了游牧的习惯。不仅是因为人们要去寻找更暖和的地方,也是因为食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但无论如何,人类都未曾脱离过群体而生活过,这是人类的铁则。只有像老虎,狮子那些本身就很凶猛的野兽,他们才有条件独居,各自占地为王。


所以我们活在人群里孤独,但只要活着,就离不开人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