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日更第1082天,800字挑战1000天的第898天。
01
生命不息,写作不止。
从2023年11月开始的《你好小学生》,终于在2025年7月16日告下一个段落。历时20个月,写下26万字。这是自己完成的第二部孩子系列的文章。
写完最后一个章节的时候已经是7月16日晚上20:36分,心里松了一口气,却发现自己竟然还没有吃晚饭。
婆婆周末回了老家,小仙女报了假期的舞蹈学习,我下班的时候,孩子爸爸正在送她去学习的路上。
回到家时屋里就只剩下自己一人,一个人的生活总是庸懒了一些。
写完稿子,第一时间发给了女儿,她说恭喜你终于写完了。
然后自己去找东西吃,去霸王茶姬点了一杯桂馥兰香,再去一家串串香吃了一点东西,就算做对自己的犒劳了。
今天,购车的补贴款也下来了,仿佛也是为了庆祝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
02
闲下来的时间,总喜欢坐到书桌前,捣腾自己的文字。
其实上午的时间已经完成了初稿,晚上的时候又心血来潮地进行了部分内容的修改调整,一边写又一边萌生了新的想法,除了原计划将姐姐和弟弟今后的各自分开记录,毕竟一个小学生一个初中生,都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同时,我自己也找到了一个新的内容和方向,结合近期自己的一些经历,看了叶辛老师在村史村事的采访记录:“从写作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人物、是风光、是风景、是村村寨寨,还是山上流水。流水不只这一条,还有好多条。这些流水都有可挖掘的地方。写作内容多,故事多,人物多,细节多,就能写出好东西。”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而我们的写作素材与源泉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
突然想到今天下乡时候,遇见的两个老人,两个佝偻的背影,写着沧桑,一个在烈日的大树下,双手抱着腿乘凉,斑白头发,炯炯有神的目光,我在车窗里拍下了她的身影,不知道她在等待着谁?这是一片工厂的住宅区,年轻人都进了城市,而老人留在这里,有的等待周末的团聚,有的只剩下了孤独的老人。
另一个也是在三线建设的干打垒平房建筑群里发现的,寻觅三线时期的老建筑~干打垒土房,已经时过境迁荒废了,少有发现生活的气息。
而当穿过一个小平房时,推门的那刻,有声音的响动,我惊觉中,发现一位老妪从房子里推门出来。佝偻的背影,拄着拐杖,老妪用头布遮住了头和脸的两侧。她只跟我说了这个地方已经停水停电没有人居住。
当时赶着时间,也没有细细去询问。回来之后,这两个老人的身影一直盘旋在脑海里,于是傍晚时候灵机一动,又萌发了新的作品集《北方山里南方年》。
作品还没有开始,我已经有些兴奋激动了,心里也在盘算计划着。
02
而相较于第一部《再见小时光》12.7万字,68章,这部《你好小学生》26万字,146章,篇幅和内容都比之前翻了一倍,又是一次小小的超越和进步。
以前总觉得这种大部头文章写起来很困难,有点望而生畏,不敢下笔,可是当自己完成一部又一部小作品时,发现那些多产的作品不过如此,不过是持续坚持的写下去。
只要你坚持写下去,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写下去,总是会有完结的时候。
一部接着一部写,一章接着一章写,就一像建房子一样,一砖一瓦总会建起一个房间,建起一栋楼房,一栋又一栋楼房,又会支撑起一幢幢高楼大厦。
亦如走路,一步一步行走,总会到达我们要去的远方,路虽远,行则将至。
任何想法只要付出行动,我们都可以一点一点的去实现。如果永远停留在想法阶段的话,那么一切都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永远不会有结果。
写作又好比吃饭,一口一口的吃下去,总是会有吃饱的时候。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只要你去做,就会慢慢的接近你的目标,达到自己的目的。光想不行动、不落实在具体的事情、具体的目标、具体的行动上面,这一切都枉然。
当你作品写完的时候,我们再回头来看走过的路,有时自己都很惊讶于自己怎么就写了这么多东西,怎么就写了这么长的篇幅。
第一部作品完成10万字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终于突破了10万字的极限,而如今却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突破20万字的这种状态。一次又一次的进步,让自己有了更强的信心。
原来当我们认真努力的坚持下去,我们真的可以又一次的去超越自己。我们不和别人比,我们就是不断的去超越过去的自己,我们就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成长中不断的迈向新的阶段。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写作更不会中断,我们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写作中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去书写更多更好的作品。
2025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