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战略迫在眉睫?

百度每天回答的问题有1.9亿个,百度贴吧每天访问量超过5.5亿次,从中可以总结出很多人的思维行为方式。

《爆发》作者艾伯特·巴拉巴西认为,93%的人类行为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予以预测。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当不同的数据流被整合到大型数据库之后,如把使用手机的时间、地点和使用信用卡或者电子支付系统的数据相匹配,就能够获得几乎全部个人信息行为。《自然》杂志研究显示,只要有4条移动电话的时间和地点数据,就能有95%的几率确定通话者的身份。

大数据的科学基础是信息论,本质就是利用信息消除不确定性。不可置疑的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数据驱动成为新的全球大趋势。从信息到智能,人类将再次迈出壮阔瑰丽的一步。

竞争逐渐白热化。互联网企业不同传统的工商业企业,从诞生之日起,立身之本就是数据。董明珠和雷军之争,按照有关专家分析,雷军胜面更大一些,因为依据数据分析,持续改进营销生产策略,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用“拥数自重”形容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新浪、亚马逊等互联网企业,一点不为过。

综合分析,国家竞争战略正在从对资本、土地、人口、资源/能源的争夺转向对大数据的争夺,大数据颠覆性地改变经济形态、国际安全态势、国家治理和资源配置模式,引发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改革。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产的大数据,既用于经济基础改造,也用于上层建筑改造。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利用大数据提升战略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推进大数据上,已经形成了从发展战略、法律框架到行动计划的完整布局,各国数据战略的焦点从数据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美国对华为的打击,与大数据战略有直接的关系。

各国推动政策扶持。2012年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这是继1993年美国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又一次重大科技发展部署。继美国率先开启大数据国家战略先河之后,欧盟、日本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继续跟进。

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当前发展必须要抓住智能时代的关键技术,所以对大数据产业的扶持成为共识。总体上看,国外政府大数据战略和政策措施表现为以下明显特征:

一是颁布战略规划进行整体布局。二是注重构建配套政策,包括人才培养、产业扶持、数据开放共享等。三是抓住重点超前投入。在全球经济低迷、财政普遍吃紧的情况下,许多国家政府仍然有选择的进行重点和超前的投入。

美国是大数据的领跑者,政府投入2亿美元重点资助大数据分析以及大数据在医疗、天气和国防等领域的应用。欧盟将通过“地平线2020”科研创新计划拨付5亿欧元,大数据价值协会成员机构将出资20亿欧元,以提升欧洲大数据的整体实力。四是公共服务需求拉动,促进产业化发展。

对国家治理有巨大影响。大数据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作为具有强大变革能力的大数据,不仅引发技术革命、经济变革,更引发国家治理的变革。

大数据的来临,使得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从而从而使得样本等于整体。

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公众还是政府的行为都凡在第三只眼的观察之下,使得国家治理变得更加透明化。同时能够大幅度的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同时降低管理成本。如果说大数据的开发、利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那么,对大数据的占有和控制,即数据主权将成为保障国家核心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如,联合国于2009年推出全球脉动项目,提出大数据是纳米技术和量子计算之后的一个颠覆性变化,用这个技术对Twitter Facebook等互联网数据和文本信息进行实时分析监测,使用语言解密软件对互联网世界进行情绪分析。可以对疾病、动乱、种族冲突提供早期预警。美国政府部门使用的则是综合危机早期预警系统,用大数据帮助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监测全球稳定情况。

数据强国的标志。2010年中国在整个数字宇宙中比例为10%,2012年为13%,2020年占比将达到21%。

数字大国并不是数字强国。

数据强国的标志不是数据拥有量,而是使数据产生的价值和分析能力。只有打造国家数据发展的创新生态体系,培育世界级的大数据公司,创新开放共享的产业发展环境,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数据共享和整合,推动数据价值创造。加快制定相应标准和指南,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

要出台法律,为设计企业运营数据、客户信息、个人隐私和各种行为的详细记录数据提供法律保障。进一步完善数字资源市场,界定信息产权,明确信息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规定,发挥市场在数字资源方面的优化配置作用。采取数字驱动,加快培育大数据产业链融合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提高数据质量,完善数据标准已经成为制约大数据使用的关键。中国想要占领国际数据资产制高点,必须发挥优势,率先发起并领导国际数据标准的制定,如提出国际数据公约和倡导数据主权,规范数据获取和使用,所有权等重大的问题。

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大数据革命才刚刚开始,这是一场关乎前途未来、涉及格局深刻调整的革命,需要大思路和大举措。20世纪80年代,出现IBM电脑主机以及90年代出现个人电脑,这两次IT浪潮,中国都处于被动跟随状态。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第三次IT浪潮下,中国大数据产业基本上与全球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硅谷和北京零距离。

目前,全世界互联网企业前10家中国已经占据了4家。在大数据、云计算领域,中国与世界最前沿不分伯仲,DT时代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这个时候,国家政策层面的战略谋划最为关键。

吴军在《智能革命》中写到:“在历次技术革命中,一个人,一家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可以选择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加入浪潮,成为前2%的人,要么观望徘徊,被淘汰。”

为了生存,迫在眉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