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相互取暖


一场安静的阅读,可以平息张扬的情绪。对于读者与作者都能滋养心灵,它是一种相互取暖。


生活,渐渐成为一种来去匆匆的奔走,所以,找个安静的时间阅读,竟也成了一种奢侈。多久没有静读一本好书了?又有多久没有这样安安静静地沉浸在音乐里了?初想,并不觉得什么,再一想,便有些心悸了,原来,心灵的荒芜竟是这样快的一件事。

决绝喧嚣,回归宁静,是一种难得的自控。

街上的空气带着几份凉意,让混浊的头脑清透了一些。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很少旁观自己的生活,来不及看清,也来不及掂量,我们就忙不迭地卷进了生活的河道,无法回头。

我们在文字里旁观别人的生活,但其实我们需要的是当文字读完之后,能让视线投向自己。

渐行渐远的时光,流淌着生活丰富的痕迹,重温最为年轻雀跃的情感,明畅快乐,一如夏夜敲窗的雨滴,叮咚有序。那些细碎的影子恍若刚刚告别的昨天,人情风物却如同挥别的手从举起到放下这样倏忽的距离。

灼灼的目光穿梭于往事的陈迹中,仿佛隔了尘埃跨越清澈的河流,细腻而温婉地抚摸岁月皱褶里蕴藏着的鲜活细节。

褪除浓彩,洗却腻粉,仰一张素面在干净的书页里流走。哪怕一个字不读,触摸着素净的书页,心里都安宁,一场安静的阅读,可以平息张扬的情绪。可以令我们不再计较真假和得失。

贴近土地的命脉,素衫布履的生活隐现着不同人的睿智、自律、专注与不妥协。隔窗常常听到邻居老汉泛泛的歌声飘过,音域舒缓激越。简朴平实的凡俗生活,心静知足,竟也有滋有味生活得宛居亮堂皇宫。

一个个精灵一样的记忆片断就像隐匿的足印顷刻之间被放大若干倍,或磕磕绊绊,或愚愚笨笨,兼而有欣悦裹挟着欢笑扑面而来,走走停停。每个人的内心,或许都有那么一个幻象。或大或小,或清晰或模糊。呈莲花状,时不时腾在心里,暗示或指引。时不时,令我们态度坚定。惟有真切抵达,方可笃定超脱。此后,污垢剔除,烦恼寂灭,心地通透。

于是,就这样穿行的时光分外的纯净,原来总有些记忆是被时光过滤掉了的,这是惊喜却又满含着意外。

早早地,老成了一块姜,带着自己淡淡的微凉和辣,更喜欢收敛起锋芒,很少因为什么事或物而耿耿于怀了,好像突然就对人生放开了手中的缰绳,策马而过身边的是是非非,再也不会蜷缩在小小的诸如幽怨、不满的坏情绪里,苦苦地消磨自己。

总有一些内心的东西在支撑着我,生活工作对我来说,总是有着无限的吸引力。我甚至能从一些电视节目的细节中,能从电影的镜头里,从窗台上一盆花的绽放中,从桌上那个鱼缸中,从所阅读的文字中,读出意义,体悟到人生,并能感受到源源不断的,无穷无尽的新鲜感。总是会找到乐观的理由,这是一种注定非快乐不可的性格。我会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通过自我疏导,马上进入对新目标的求索。新的目标吸引了我,于是旧的挫折与疼痛对于我将一笔带过。

读书,其实就是读生活本身。生活是一本活书,有心的人会在生活的历练中去好好品味。古往今来人民智慧则隐存于书本中,也同样需要有心的人开启一扇阅读的窗口。

当我阅读一篇篇精美似画的小品散文、犀利如刀的时评杂文、空灵雅韵的诗词小令,经年累月就潜移默化吸收了各种养料,渐渐地会清澈地体察世界、观照内心,并不断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同时,不期然间在对流和尊重的共振中迸出火花,分享一种来自心神的思想碰撞,获得一片灿烂阳光,超越世俗淡泊名利,斩断独站旷漠的孤独情结,抵御空虚,对抗恐慌……

阅读,对于读者与作者都能滋养心灵,它是一种相互取暖。


本文原创,如欲转载请简信本人

无授权转载必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