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之杨修的几点教训

      1.做事做人应仁义。杨修为救其父,设计陷害父亲的好友司马防(原则上算他的世叔)。这种做法固然保全了自己的父亲,却司马家坑惨,得罪,是不仁不义。

        2.才不可外露。曹丕断杨修,聪明外露。这是有根据的,杨修主持月旦评,断天下才子,年少成名,自是风流倜傥,自命不凡。他思维快曹操30里,知曹操一人一口酥的意义。难道旁人便不知吗?恐怕未必。但旁人便不去抢这风头。杨修却没忍住,显得毫无克制和城府。最终因鸡肋事件被杀。

        3.要有骨气。杨修和司马懿的最大区别在于,他对事曹无半点羞愧感,甚至趋之若鹜。反观司马懿,却为了避免为曹操所用自断双腿。杨修明显没有学到其父辈的风骨。

        4.要有仪度。杨修有文人风流,这种风流有放浪形骸之嫌。你若是个文学家也就罢了。但你是个政治者,那就不合时宜。没搞清楚自己的社会定位。杨修和曹植最终的失败,我觉得和他们身上过重的文人气息有很大的关系。

        5.要有大局观。文人读书,非为自娱,非仅为明智,更应有为民的情怀。杨修为曹植谋太子位,不惜动“国本”,要让曹丕成为废子、废都守城者。实是因私废公。最终也让曹操下定决心杀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