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等孩子慢慢长大

        好久不写孩子们了,整日忙忙碌碌的也不知干了些什么。一直想继续动笔,却一直找借口懒散了下去,今晚,桐桐的一番话给了我一点儿新的感悟和体验,记之。

        周六周日被各种琐事塞满,睡前桐桐玩汽车玩得不亦乐乎,无意间翻出自己的涂色本,便要妈妈和他一起去大床上涂色。我们拿着水彩笔、彩铅、涂色本一起趴在床上,桐桐拿出水彩笔认真涂了起来,边涂边说各部位的颜色,我因为担心他在床单上画上印子,便一边用彩签帮他一起涂,一边说:“我们用彩铅吧,彩铅可以像妈妈这样涂满,彩笔就涂到外面去了,很容易就没水儿了。”希望他也能用彩签。谁知他拿起彩笔边涂边说:“没事儿,我现在长大了知道了,涂不到外面了也不费水儿了,是我以前小的时候还不知道么,就涂到外面了。”

        突然之前,仿佛醍醐灌顶一般,第一次真切感到桐桐长大了,不是以前说“我小时候”的呆萌可爱,而是对生活有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了。我一边和他聊天一边在内心感叹,或许有时候是我们大人太着急了,孩子自有他成长的规律和轨迹,总会这样慢慢长大的:刚一开始我们教他涂色时总是不耐心,随便涂两下就丢开了,到现在认真涂满一个图形;从一开始乱扔画笔,到现在画完收拾好画笔,对孩子而言,也是一种成长。

        上幼儿园三个星期来,桐桐的变化也很明显:和不太熟悉的小朋友玩儿能放开了,从特别容易害羞到能比较大方的和叔叔阿姨打招呼了,这几天总对对帮他拿东西的奶奶、妈妈主动说谢谢 ……虽然这些看似小节的东西桐桐之前都可以做到,但都没有这几天这样自然流畅。包括和小朋友们的交往也主动了很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变化。桐桐爸说感觉没那么明显,要客观的认识孩子,笑我说得有点儿夸奖。我还是认为在客观的基础上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并肯定赞扬,对做的不好地方当场指正批评后就放下,不要随意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因为,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往往是大人尤其是父母对他评价的反射。

        橙橙过了一岁生日了,对我越来越粘了,看见妈妈眼睛就笑成了一弯小缝,颤巍巍走两步就扑进了我的怀里。哥哥回来后,总想和哥哥一起玩儿,哥哥有时候不愿意让他动自己的玩具,小橙橙就总想动一动抓一抓,桐桐既不能打弟弟说弟弟又不懂,结果就是他哇哇哭了起来。

      行来三十余年,才真切体会到时光的无情,年少时读“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只觉得鲜艳明媚,如今再看,只有一去不复返,无路可回头的悲怆。却也因此更珍惜当下,因为只有当下才是真真切切的生之体验。

        三省吾身以修其身,晚饭时服务员上菜时一个劲儿的转圆盘,我提醒了几声还没注意结果打翻了一杯热水,没忍住大声严厉地说了一句。还是柔和一点好。些许小事,记之以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憧憬于夜 只为梦降临的那一瞬 没有现实的压迫感 没有烦人的唠叨 一切情景都可以随意设定 “滴滴滴” 可梦 终究会醒
    果子酱纸阅读 119评论 0 2
  • 陶瓷收藏——玩品选老瓷,投资理财看明清。陶瓷行当里有一种奇特且泾渭分明的文化现象,很是耐人寻味。 商界精英,大多喜...
    古玩奇缘阅读 669评论 0 0
  • 第七章 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我跟赞同文中说到的,教师是儿童的环境。儿...
    卡卡_a24f阅读 196评论 0 0
  • 人生,不就是一个不断离开、不断告别的过程吗? 小时候,离开家乡去求学,心里全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雀跃,对离开没有什...
    一棵开满鲜花的树阅读 33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