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过洋节

在谈着过节的时候,我又忍不住想说恩年前的一个尴尬回忆——端午节被H申遗成功!

大家和我的心里一样的不好过吧!本来就是老祖宗留下的过节习俗,却被曾经的H给抢占先机了。

于是我们有了一阵猛醒,开始过渡到有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的一天公众假期。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请问除了假期,我们在这些节日里又添增了什么?就我个人而言,我依然不懂包粽子打月饼做糍粑。相信大家也比我好不了多少吧!

那么洋节,说实话,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这些都是洋节,在我家却扎了十多年的根了。五月鲜花烂漫中,邮寄一束花写上几行给母亲的话,再遥祝几句贴心问候。简单却戳中泪点直击内心深处。母亲是刚性得坚毅的,却抵不住这份纯正的表达!

父亲节给老爹邮去清凉的短袖T恤,挑他喜爱有口袋的款。当父亲穿着自己孩子精心挑选的礼物,茶余饭后与乡友们一开口就忍不住说“这口袋还真管用,放个手机、插支笔还蛮惬意的!”

感恩节可以无限铺开,自己觉得特别感恩某人某事儿,以各种各样可能的方式方法完成心愿又有什么不合时宜的呢?

过节,其实就是以一份特别的心情过好有意义的这一天。只要赋予了这一天自己认为重要的意义,让自己保持着清爽自洁或不忘初心,何必要分古今中外呢?

一位大家景仰的名人曾向我们说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要不滥用不乱用,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文化自信来自于国人内心的强大和文化自身的底气十足。内心强大的前提是要有坦荡的胸襟。洋节里有我们需要的生活元素,为何不可以借鉴呢?文化的真正内涵就是文而化之。如果选择有品味的文有特色的文进行润化,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有人认为不是基督徒就不要去过圣诞节呢?在我周围的大人孩子中他们眼里的圣诞节不过是小孩子接受大人们的美好祝福,在童话色彩中感受一下寻宝的快乐而已。与宗教信仰毫无关联。我个人认为并不需要什么矫正。

佛教传入华夏那么久远,请问偌大的泱泱华夏又有多少真教徒?不是也以“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本土形式久传不衰吗?

过洋节其实并不影响我们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反倒还增添了我们传统节日中不够谐趣的元素,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了。我们倒是要把目光更多的关注一下传统节日如何与新时代融合,让下一代更健康更快乐更富于创造力!

其实过洋节还是过本土节,重要前提是物质生活太丰富的缘故。试想大家在往前推40年,家家户户愁米下锅,谁还会有精力于过节。记得我在小学四年级那会儿,还穿过母亲亲自缝制的只有一半新的裤子。(即裤子只换了前片新布料,后片依然是旧的,小时贪玩膝盖换了,母亲觉得补丁裤子不好,就把整个前片换掉。即使照个全家福都不会受影响)

那时的父母不仅害怕过年过节,平常的月末都觉得难受——因为等微薄的工资度日,一边想着要偿还上月的欠款还要周到细致考虑各种花销。他们恨不得节呀年呀,能少过或者免过。

现在是大家日子翻天覆地的好了,不仅能过好本土节日还大胆尝试其他舶来品节日,我觉得应该不算什么坏事吧!正确清醒看待就好了。大国崛起首先是大国包容心态的崛起!

愿大家过好每一天,开心每一个自己想过的节!更期待我们在物质之外拥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精神生活!

也谈过节

也谈过节



补充一句:

图一是小学生的假期习作,《童话里的世界》。

图二是深圳某司机的滴滴车。马自达里的中国红。

创新之路才是王道!洋为中用才是正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两天朋友圈能看到很多爱国人士。 简单来说就是:咱们中国人,只能过中国节,不能过洋人节。 虽说圣诞节不是本土节日,...
    赞纳尼阅读 559评论 0 3
  • 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孩子跟我说:“妈妈,我今天一定要好好捉弄一下班里的同学。” “为什么?”我问道。 “今天...
    那时烟花阅读 1,090评论 5 30
  • 圣诞节过去了,说实话,我是有点不敢过洋节了。 稍不小心表露太多愉悦心情,就可能变成崇洋媚外的可恶行为。这样的认知,...
    青城安歌阅读 880评论 0 2
  • 最近网上有些人反对过洋节,认为洋节空洞,没有传统节日的内涵丰富,把中国人过洋节与爱国挂了钩。表面一看很有道理...
    毛前进阅读 756评论 7 12
  • 今天下午,学校开会统一规定:今年严禁过圣诞节!此举甚好!我为学校拒绝过洋节点赞! 曾几何时,有一些...
    任献丽阅读 1,716评论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