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管理 持续精进

        今天是连续早起第14天,坚持写作输出第13天。

从7月7日起,开始认真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并坚持每天把读书心得写在这里,回忆前后共十一天的时间,每天反复阅读,对照自己的生活,有颇多感悟,但是十一天过后,它对我的生活又产生了多少影响呢?
当我匆匆忙忙开始下一本书阅读写作的时候,是不是有狗熊掰棒子之嫌~~


我很焦虑,昨天又翻到成甲老师的推文:<高效能人士反思的工具,对标>,很受启发,对于这样一本经典类的图书,阅读的目标本身就不仅仅是看,而是要将它当作自己当下行动的指南,让它真真正正融入自己的生活,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而1979年美国施乐公司提出的«对标管理»正是实施这一行动的切入点。对标--对表--对照,这三个环节反复循环,就是进步的开始。

正如成甲老师所言:

你要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这一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提升的能力是什么?我应该选择什么作为我每天反思对标的对象呢?
当我能让自己慢下来,认真反思的时候,才是自我提升的开始,就像麦肯锡人提出的:用至少6倍于读书的时间进行反思,才可能有进步的可能。
这就是我从昨天到今天的思考结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