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生活在大城市好还是待在小城市好?”
这就让我想起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当中的一句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这样的问题似乎总是无解,因为真的没统一标准能够去评定哪一个更好哪一个不好,只能说每一个有每一个人的选择,只要别后悔就行。
以前对于这个问题,我心里是没有答案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多,我愈发觉得如果一定要有选择,那么我会选择大城市。
我从一个二线城市来到一个四线城市上学,其中原因不多说,我只想来和大家说说我在这儿生活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我依旧清晰地记得我第一天来到这个城市的情景,一句话:心情糟透了。到处是山是树是草,一片深绿,对视力当然是好的,大概也仅仅是对视力了吧。路上可见的住户似乎零零散散的,而且房子甚是破旧,其他的一切看起来总是那么地荒凉。当然,无论到哪儿,空气质量总是不错的,这点大概是最值得点赞的了。
一晃都快两年了,从不适应到还可以,体验到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们生活方式,感受了一个不一样的小世界。
这里的生活节奏比较慢,行人的脸上神色淡然,做什么事也大都不紧不慢,有的人可能会喜欢这样的安逸,但我不行,我是个急性子,做事太慢我看着心里太难受,一难受就有逃离的想法。
慢只是一方面,就我却接触的一些人,做事不仅慢而且常常GET不到点儿,这就让我更苦闷,我会觉得这样拖拉真的是太浪费时间太浪费生命了,所以注定了我选前者。
大城市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可能性,小城市却没有。还记得那位拥有硕士学位的小姐姐和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妹妹你看,在这个小城市,能有什么工作可挑战?又有什么机会可去抓?小城市小的不仅仅是地理面积、人口数量,更是可能性的缩小,甚至没有,因为小地方关系是至上的,只要关系硬没有能力也是没什么关系的。
当然,大城市也有它的问题:工作压力大、人情冷漠。说到工作压力,这就是一心态问题,想得开是云淡风轻;想不开是愁天愁地,这世界上就没有哪项工作是不委屈的也没有哪项工作是轻轻松松无压力的。想要的太多当然得付出得多,难不成天上还真有掉馅饼的事?!那我劝你还是洗洗睡吧……关于人情冷漠,其实我并不觉得它是一个问题,最多只能是说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吧,有位名人不是说:存在即合理。既然人情冷漠是合理的,那就只存在我们个人能不能接受的问题。就我自己来说,相对于受伤时的安慰或者风光时的真心欢庆,我更倾向于没有安慰没有庆祝而是给出正确有用的解决方法或者是真诚的提醒与注意,这更能让我成长不是吗?
我想可能在我很老很老的时候,会选择一处安静的地方,劈柴喂马、静待花开,看生命的一次次流动与变化,而现在,我终是要去大城市打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