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认知觉醒》的读后感。
《认知觉醒》是一本普通人的快乐生活指南。它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该如何做,从而轻松愉快的享受人生。
看完这本书,我用了一周的时间,而且只有碎片时间可以给我阅读,原本以为会进度很慢,但却由于被内容吸引,让我反而每次特别期待碎片时间的到来。
还记得书中有句话这么说:读书,就仿佛在听一位智者讲述故事。
以前不会有这种概念,认为读书就是为了从中索取,想来目标是很明确的,但太过功利,反而让自己在很多时候都需要依靠自己的毅力强撑读完。
而这本书的视角,是将读书生动化,每次读书,都像我坐着小板凳,手托着下巴,仰头听着一位才貌双全的小姐姐,或者是智慧无双的小哥哥,侃侃而谈一段奇妙的故事,同时故事中的每个情节都似乎踩在了我心中的舒适点上,这感觉妙极了。
这样的读书状态,感觉真好,无论是画面感,还是互动性都在瞬间增强。
而走进这本书,让我开始明白自己的焦虑是为何,作者仿佛是人间清醒的教父,用很独特的视角分析,人们焦虑背后的真正原因。
它是每天跑两圈,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成长,然后卓越的方法论,让普通的人们接受度更高。
诸如,书中提到的舒适区、拉伸区和困难区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
假设当我们拿起一本书,怎么都读不下去的时候,这里有可能不是我们不花时间读不读的问题,而是这本书压根就不适合当下的我们,换一本可以再试试看,或许就读进去了。
发生这样情形的大概率原因是这本书恰好在我们认知范围内的困难区,从舒适区一下跨越至困难区,执行难度系数大大增强,因此不能读下去也自然得到了解释。
如此方法,外加耐心,拾级而上,便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成长复利的魅力。
综上,对于普通人,这本书的友好相信已经是显而易见了,为了让每天的阳光和幸运多点眷顾,打算复读一遍甚至很多遍,也让自己从心底彻底觉醒,成为人间清醒的那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