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怎样写好文章,我的三点感悟

文/李大小千


1.

我们很多人都想把文章写好,总是想尽各种方式,却还是难得其道。其实我觉得,除了要多读书、多练以外,还要找一个好的导师。这个导师,最好有着专业的文学功底,接地气的写作手法,最重要的,还要有耐心、中肯的教学态度。

幸运的是,我就遇到这样一位导师。他就是怀左同学

最近,怀左同学举办了他的怀左写作三期训练营,我有幸加入其中。

其实一开始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交钱、兑换了积分。以前也报过其他新媒体的写作课程,学完之后,却觉得没太大提高。所以这次一开始,我也没敢抱太大的期望。不过看到怀左大大的经历非常厉害,写字数量、粉丝和点赞数也高得惊人,也还是抱有一定的期待。

今天是我进入写作营的第四天,没想到在我如写作营仅三天的时候,就有一篇文被首页推荐。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

而这,直接得益于怀左同学对我的鼓励,建议与耐心。

三天时间,我让怀左同学帮我看了大小三四篇我的文章,他都一一细看,并且给我最妥当的建议。还跟我一对一单聊,针对我的个人情况指出我的问题并给我建议。

在他和助教一个悦己的指导下,我对于我的一篇文章修改了好几处,没想到昨天晚上就收到“首页投稿”专题入选的消息,我知道这极为不易,曾经听说这里收录的大部分都是简书签约作者(像怀左大大一样)的文章,像我们这种初涉简书的小白,是机会渺渺。

2.

怀左同学在我们的训练营群里还会仔细评点小伙伴们的文章,并推荐我们看针对性的链接。在看了怀左同学推荐的几篇文,加上他单独给我的建议之后,我对如何构写今后的文章,有了这么几点看法:

(1)文章阅读量不行,是因为没有“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大概的意思是写作是为了给读者看的,而不是写作者一个人的自我愉悦。所以我们写文章也要向跟人说话一样,要考虑到对方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以及可能的接受程度。像我的这一篇文章《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虽然把意思,乃至具体的细节都表达清楚了,可让一个普通、没有身心灵学习背景的读者来看,还是会觉得玄之又玄。

这是怀左同学的看法,一开始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仔细想过之后,觉得确是如此。

一篇文章的广为流传,不仅是你身为作者要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让没有太多专业背景的普通读者们读懂、爱看。

这是我对写好一篇能“爆”的文章的第一点看法。

(2)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关键在于有没有“主体思维”

什么叫做“主体思维”,就是说写东西不要像写知识百科一样,写各事物的客观属性,如什么树能长多高,树叶什么形状,什么目、什么科,那是百度百科干的事情,不是我们。

而我们该做的是什么呢,我们就该写以“我们”、“我”的角度看到的,“我们”的所感、所思、所悟、所体验。读者要看一个东西是什么专业属性大可去百度或者维基,身为一个写作者,你所拥有的最独一无二的,也是你最宝贵的东西是你身为一个“人”的个体,自己的体验。这才是只有你,而别人带不来的东西。读者看“你”也的文章,看的也就在此。

这是其二。

(3)除了多读书、读好书,要写好文章,我们还应该做的一件事是独立思考

大多数人一提到写作的方法,写作的灵感从哪来,就会想到读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书。这当然无疑是一个好方法。

可是这只是说了其一,而第二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在看别人书的时候带入自己的思考,理解作者的意图并最好将书中所讲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这前提是你得有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不是别人给你灌输的,不是老师给你教的,而只能是你独立思考后,归纳、总结、提炼到的。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知识体系也非短时间可以造就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做任何事、看任何东西的时候都要养成边看边自己思考的习惯,为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能够在有一刻,进行知识输出。

毕竟我们学东西最终是为了输出和使用,而不是让一堆一堆的知识堆积在我们的体内,成为一种不可名状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东西。

好了,这就是我对接下来要写文章的三点教训感悟,希望你看到这里,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祝你写的更好,也希望我自己能更加进步。


图片来自topit.me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