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被5人围殴未报警,孩子被欺负不敢发声,父母该如何应对

3月2日,在四川南充,一名14岁女孩在楼道被5名年龄相仿的女子殴打,视频中女孩不是被人摁在墙角用脚踢,就是被不断扇巴掌,打人者嘴里还骂骂咧咧,还对她进行恐吓威胁。女孩被殴打造成多处软组织受伤,但事后却未报警,因视频在网络上传播才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校园霸凌事件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虽然每一年都有父母和学校在注意并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但是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的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因为身心发展产生一些逆反心理,若是父母和学校老师能懂得他们的情感需求,也能进行适度地教育与引导,也许能避免他们误入歧途。

但是,若学校老师因为他们学习不好就不管不顾,或是家里的父母因为孩子不听话也不懂得沟通交流,不是一味地责备唠叨就是冷落他们,那么只会让更多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用极端的方式“寻求关注”,比如用伤害他人(霸凌)或是伤害自己(抑郁)等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关注。

视频中的女孩被打得很严重,但是她不仅不敢“打回去”还不敢告知学校老师或家长,若是没有人拍摄视频,也没有人将视频传到网上,那她的“黑暗时刻”何时是个头?若是仍然有被欺凌而不敢站出来捍卫自己权益的孩子,那么只会加剧那些加害者的“威风”。也许在校园中还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欺凌事件,有身体上的也有言语上的暴力。

那些未成年你受害者被欺负却不敢发声,作为父母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1、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发现有不对的地方要及时和学校老师联系与反馈

父母忙于工作的同时,也要多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比如都交了哪些朋友,平时的兴趣爱好有没有哪些变化,都需要在日积月累中小心观察。平时也要经常和学校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是否有和其他同学发生摩擦等。

若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比如突然性情大变,或是产生厌学情绪等,若孩子们不肯向父母透露,就需要家长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情况。

2、要经常和孩子保持沟通与交流,养成从小和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学习生活等情况的习惯

要养成和孩子多交流的习惯,其实孩子也是喜欢和父母一起说一说自己的事情,若是家长因为工作忙而忽视孩子们的相处时间,等到他们大了再去说,他们反而不愿意交流,觉得父母太啰嗦太唠叨了。

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比如刚上幼儿园,就可以和他们聊一聊今天在幼儿园干了些什么,都做了哪些事情,有玩什么玩具,交到了哪些朋友,在幼儿园开不开心诸如此类。当孩子愿意说,把父母当朋友一般相处,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以后大了也会主动和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

3、多关注孩子们的情绪与情感需求,这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除了孩子的学习,平时更要多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以及内心的情感需求,父母只有真正理解孩子,知道他们心底想要的是什么,他们才会更愿意和父母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会更愿意与父母交流,因为他们会觉得有人懂他们,不需要通过其他极端的方式来满足这一要求,或是即使遇到不开心或是被人欺侮的事情,也会第一时间告知父母,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对孩子们来说,如果家里的父母都不了解自己,不懂自己的痛苦与难处,那么他们只能通过朋友或是其他极端的方式去发泄自己的情绪,也许只有这样父母才会真正关注到自己,而不是被冷落被忽视。所以尽可能多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也许你会发现孩子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