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天

台风韦帕要来了,本来预测的路线大概会在深圳这片登陆,所以我在网上看到深圳政府把一部分住铁皮屋的人安排在体育馆的新闻时,内心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政府把底层人民放在心上了,不管台风来不来,最起码安全有保障。

只要生命在,不怕没柴烧。

然后就看到有些网友就说来这里休息需要门槛,不是谁想来就能来,普通人就不行。

有时候真的难为这类人了,总是往阴暗的一面去想,活的一点都不开心。

台风来的时候,台风眼都是十几级的大风,风圈内也得是八九级的大风,树都是连根拔起的,更何况是质量堪忧的铁皮屋。

所以政府能把工地上的人,以及那些住房条件差的人集中起来,安排到条件好的体育馆去避难,把危险事先防范,这也是一个为民的好举措,为什么还要质疑呢?有什么好质疑呢?

后来台风偏离了预测,深圳风不是很大,有些人又开始阴阳怪气了,要防台风,可台风根本没有来之类的。说预测的一点都不准,能力实在不行。

要知道台风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没有那个国家能准确指出台风的路线,就连科技最发达的美国也做不到。

我上网搜一下台风的路线受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主导因素:副热带高压的引导作用,副热带高压(副高)是决定台风移动方向的核心天气系统:

稳定西行:当副高占据台风北侧且强度稳定时,台风受其外围东南气流引导向西移动(如2025年台风"韦帕"的初期路径)。

转向北上:副高减弱或断裂时,台风可能转向北或东北方向移动

路径异常:若副高较弱,台风可能直接穿过高压带形成特殊路径。

2.台风的移动由两种力学作用共同决定:

内力作用。

地球自转效应使台风具有向北偏移的趋势。

台风本身的旋转气流产生惯性动力。

外力作用。

副高外围气流推动形成主要运动方向。

西风带系统影响转向角度和速度。

3.辅助影响因素

海洋热力条件:海表温度高于26℃的区域提供能量支撑,影响台风强度和路径稳定性。

周边天气系统:其他台风产生的"藤原效应"导致互旋或牵引。

西南季风增强会改变台风外围环流。

地形效应:

登陆后的摩擦力作用使路径偏折。

因此,人在大自然中是渺小的,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天气也是瞬息万变的。台风不来了,减少了灾难,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还要盼着台风来搞破坏呢?

另外在应对台风的过程中,各级单位都是比较重视了,比如惠东九龙峰管理区负责人就劝退了一百多旅驴友,让他们顺利下山。有时候真的想不通这些驴友是怎么想的

明明新闻都在预告天气状况,可是这些人是一点都不在乎,选在台风天爬山,觉得自己经验丰富还是觉得自己不会遇到困难?我觉得生命只有一次,侥幸的心理真是要不得。

要知道连续的降雨土壤水体是饱和的,极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而且山路湿滑,更容易发生意外,天气状况不好的话,山里的信号也比较弱,容易迷失方向,一旦发生意外,给搜救工作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因此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我觉得台风天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别出去添麻烦。

爬山本没有错,可惜没有选对时间和日期。

台风天,外面风吼雨骤,你还能躺在床上刷手机,这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