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黄河水情,护生态发展

2022年6月27日,活动第十三天,今天“助力黄河生态保护,助推河湖治理”实践队的主要任务是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丹江口水库等进行参观学习并进行拍照记录,沿途对河湖生态环境进行巡查,实地察看黄河河道水情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27日上午,一部分队员前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丹江口水库进行参观学习。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分布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水域横跨鄂、豫两省。通过当地负责人,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丹江口水库水质连续25年稳定在国家二类以上标准,水质保持优良。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开始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南、河北4个省市的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这里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日照量最高。丹江口大坝附近水质透明,水面宽阔,风平浪静,使水库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27日下午,队员们向黄河三角洲湿地进发,沿途对河湖生态进行了巡查。经负责人介绍,队员们了解到:作为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拥有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生态景观,在世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极具代表性,对于保持河海生态系统平衡、调节气候、蓄洪防旱、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黄河河口是保障黄河流域长久安澜的关键,河口生态系统的健康关系到黄河入海流路的长期稳定顺畅。

通过对丹江口水库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参观学习,实践队员们对黄河生态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未来的实践活动中也会向群众传播其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