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道德经》第六十四章:音乐神话童谣歌词:所有执念都碎成光斑,他解开绳结。风就躺在,自己的形状里,风立刻钻进去,又钻出来。《执与不执》《晾衣绳上的哲学》《种光的牧童》
(童谣散文诗版)
起初他数露珠,在蕨叶的掌心
一粒一粒
像数着星辰的碎银,后来他养溪流
用陶罐接住,月光纺成的线
缠成会唱歌的茧,
现在他种山峦,把云朵埋进雾里
等它们发芽,长成毛茸茸的
——风的形状
(神话叙事版)
第一年他搓草绳,搓得比晨光还细
捆住所有欲坠的悬崖,悬崖就变成
垂着穗子的麦浪,
第三年他磨铜镜,磨得比潭水更亮
照见每粒种子的去向
种子就学会,用根须丈量天堂
第七年他造梯子,造得比雷声更响
通往银河的台阶
一级一级
用落叶的沉默铺成
(哲学寓言版)
他数到九十九,就松开手
都碎成光斑,行走,——所有执念
都碎成光斑,他解开绳结
风就躺在,自己的形状里
——没有重量的
才飞得永恒,他种下自己
长成空心的芦苇,每个孔洞
都是完整的,宇宙的入口
《执与不执》
(执者篇)
你攥紧拳头——沙粒在指缝尖叫,
每粒都刻着「永恒」的碑文。
直到月光,从掌心溃散,
你突然听见,空壳里
哗啦啦的,——全是回音。
(不执篇)
他摊开手掌——整个雨季停在
凹陷的沟壑。蚂蚁搬运着
水做的城池,蒲公英欠身
向自己的阴影道别。你看不见风,
却见整片森林,在叶脉间
轻轻转身。
《晾衣绳上的哲学》
早晨,母亲抖开床单——
风立刻钻进去,又钻出来。
她从不与风争夺形状,
只是轻轻捏住两角,像放走一只听话的鸽子。
而我总想把云朵钉在绳上,用夹子固定每道皱褶,
直到晒干的棉布,裂开焦渴的纹路。
傍晚收衣服时,她的床单鼓着帆,
而我的云,早已在拧紧的夹缝里
——勒出淤青。
《陶工》
他揉泥胚,指腹间存着三分空隙——
太满的瓮会呛死雨水,太紧的罐子
藏不住谷粒翻身的声音。
集市上人们争论圆规,
他埋头修葺歪斜的胚底。
裂纹里住着,未被驯服的陶土,
而釉色自己,在窑火中学会了流动。
多年后河床干涸,所有量杯碎在刻度里。
唯那只缺角的瓢,浮在水井深处,
像未完成的月亮
托住
不断漏下的星群。
(2)正文:读《道德经》 辅物章第六十四(修己治人的方针):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 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