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想有福气,少了这几点绝对不可能

 

高僧圆信问:什么为最大的福气,最大的福气表现在哪里。

答曰:能够一切事顺,能够终生修道,能够终生吃素积德是最大的福气。       

—— 摘自《地藏菩萨福报录》书


什么是福气呢?福分,人生享福之运气。古时候百姓生活相对贫苦,所以,他们对福气的要求,也是人类基本的满足而已,只要天天有饭吃,天天有温饱,就满足了,就是处在有福的环境中了,就是有福气了。现今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多数人并不觉得自己有福气,反而觉得自己困苦难受,这是因为这些人忽略了这些事情。

  

  一、感恩


很多人每天只希望别人给他,这就表明自己贫穷,如果心存感恩,只想给人,就表明自己富有。


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对手。中国文化强调感恩,有感恩之心的人将会受人尊敬。

 


二 、惜福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大家要明白: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几多人懂得珍惜生活?古人有谓:‘井涸而后知水之可贵,病而后知健康之可贵,兵燹而后知清平之可贵,失业而后知行业之可贵。凡一切幸福之事,均过去方知。’幸福之事过后方知,除了徒增悔恨与追忆外,于事何补?我们何不珍惜现在,果能一念知足,约束个人无止境的欲望,当下娑婆即是乐土。

 


三、成人之美


《论语》中说,“君子成人之美。”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别人能伸出援助之手;推己及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就更愿意助力。


乐于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回报。而是感同身受,换位思考。当然,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别人也一定乐于帮助他。所以,助成别人,看似帮助别人,实际上也是自己的修行,也是在成就自我


四、智慧


智慧不是财富,但却胜过任何实在的财富。智慧是别人偷不去的财富,有智慧的人不看一时之财,不看个人之财,有智慧的人才会大公无私


有智慧的人知道如何取舍、进退;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古人说:“路休不看就走,人休不择就交,话休不思就说,事休不算就做。”人生的过程就是抉择的过程。从吃穿住行到择偶、择业、择友、择师……人生无时无刻不面临抉择。人生踏出脚步大小不是最重要,方向最重要。而脚步要踏对,必然要有智慧来做对人生的抉择。

 


五、结缘


结缘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赞美别人的一句好话,可能收获比一句好话多出千百万倍;不经意帮人做一件好事,所受的回报也许难以计数。广结善缘必有善报


明太祖朱元璋某日微服出巡至一古庙,口渴之际,一农夫见状奉上一杯茶,皇帝感激,遂赐农夫为县令。当地一书生闻知,心中极为不平,便于古庙作一联:“十年寒窗下,不如一杯茶。”第二年年,朱元璋重游此庙,见到此联,提笔回道: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运气是很重要的。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广结善缘。广结善缘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六、自省


自省就是做错了事情以后,自感愧疚而思考反省。自省就是我们的羞耻之心,也就是《孟子》中的羞恶之心。孟子认为“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是义的开始。


自省和羞恶之心,是我们反省内求的动力,也是我们改正错误的动力。假如一个人没有羞恶之心,不知道惭愧,做了错事、坏事也不知道反省,那就可能一错再错,跌入罪恶的深渊。也自然没有福气

 


 七、柔韧变通


《道德经》上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无论是草木还是人,活着的时候都是柔软的、柔韧的;而死了以后,就变得僵硬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8,102评论 1 35
  • 曾经你是否有人疼爱,又是从何时起你们形同陌路,连仅有交流的谈话都怕尴尬。 还在童话中的你啊! 你看看自己...
    ZAmber阅读 197评论 0 0
  • 01 无用之用乃大用 一副画是没用的,却给人震撼的美;一部电影是没用的,却叫人久久回味;一首音乐是没用的,却余音绕...
    茉莉读书荟阅读 1,162评论 0 0
  • 【学龄后】口号:温柔地坚持 孩子第二个30天目标:不抱怨,不发火 妈妈第二个30天目标:不对孩子发火 加油小娃(张...
    zengl阅读 157评论 0 0
  • 对于爱情,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你从前希望找到一个彼此相爱的,后来,你遇到了,却没有抓住。再后来,又遇见了个很爱你...
    此蓝为诗阅读 2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