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

      春节一直是人民十分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古往今来,春节有许许多多的习俗,这些习俗有的保留至今,有的被弃之不用,有的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着改变。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一是说腊八过后,仅剩的节日就是春节,二是说过年前有许多的东西需要提前准备。都说“23糖瓜粘,24写大字,25扫房土,26炖炖肉,27杀公鸡,28把面发,29蒸馒头。”这是一成不变的准备工作,也体现着人们对于春节的重视。你见过有哪个节日像春节一样需要提前这么多天去准备?这也是春节的一大特色,早早的就有了年味。

      贴春联也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贴春联这种现象。之所以贴春联是为了辟邪。大红色的春联往门上一贴,浓浓的年味就有了,一种喜庆的氛围油然而生,冬日里的寒冷都减轻不少。春联不仅仅是指对联,还有门神,福字等等。与春联配套的就是大红灯笼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年就快来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放鞭炮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虽然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越来越不提倡放鞭炮。但是,在老家还是会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是新的一年到来的脚步声。

       饺子是新年必不可少的食物。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大年初一的早上,拜年回来以后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是多么温暖。饺子在春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吃饺子的话,春节里总感觉少了什么。

      家乡的春节和其它地方的春节没什么不同,注重的都 是全家团圆,和和睦睦,在旧的一年一家人一起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博一个好的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