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9日。
新实验自诞生之初,就高度重视习惯的养成,主张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具体落到实处就是“每月一事”。
每月一事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我新教育人不断的努力,每月一事的基本流程,已经非常的详细和完备,大体可分为五步:
第1步,主题开启,营造情境。通过重要的节日庆典或开班级的晨会时间,宣布每月一事主题活动月的开始。使活动具有神圣的仪式感。
第2步,深度阅,读强化意义。通过深度的主题阅读,可以帮助师生更好的理解主题的内涵和文化背景,明了主题的价值意义。
第3步。实践体现,知行合一。每月一事离不开丰富的活动,通过整体课程的有序推进,这些活动既让课程变得鲜活,也是学生在参与中逐渐体会和习得,促使习惯的养成。
第4步,充分展示,各显其能。主题展示是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可以选择班级展示,年级展示,也可以结合学校的大型活动,举行全校的展示,通过这样群体性的展示与分享,既可以巩固已经形成的习惯,也可以跟习惯尚未养成的孩子以强烈的濡染。
第5步,反思提升,评价多元。按一个月的每月一事结束的时候,师生都要结合主题写下自己的感悟和反思,相互之间要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互评。可以时时处处,提高学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强化学生取得的效果。
每月一事的操作要点:
每月一事,要想卓有成效,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操作方法。操作要点更是对操作流程的一个,具体细节的补充。每月一世的操作要点如下。
第一,全员参与和系统设计。
每月一事虽然是以教室为单元进行的,但如果没有学校顶层设计与残联参与,很难取得好的成效。学校层面应该做好全年的行动规范与工作方案。班主任,要围绕每月一室的项目主题,涉及具体的操作流程与活动方案。各科老师要把主题有机的渗透到各个学科。同时通过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形成开放多元,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每月一事的格局。
第二,重点突破,螺旋上升。
每月一事,在科学把握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交往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在中小学各个阶段,分步实施、重点培养、螺旋上升的习惯养成模式。
第三,明确要求和鼓励创新。
每月一事的习纲主题、目标指向、习目专题是相对明晰的,在习目专题之下的行为习惯则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所选择为出发点的当月之事,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例如:一月,习纲主题是节俭,目标指向是讲俭省,习目专题分别是节约、节制和俭朴。根据年级的不同,低年级用节约,中年级用节制,高年级用俭朴。
每月一事,虽然有明确的主题与专题,但具体操作并不是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在坚持新教育核心理念和卓越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12习纲主题和36习目专题的习惯养成为目标,鼓励大胆创新,因校而异,因地而异,音乐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