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和母亲通电话,话语中都能感受到她的欣喜。
原来社区附近开了家疗养机构,里面配置了一些康复及养生的设施。机构的做法对明眼人来说,一看就明白他的操作手法。
开业初期,按人头每人两个鸡蛋,还可以免费使用店内设施。这个做法老套,但极其有效。社区内的老人各个都闻风而动,引流效果相当之好。
我父亲去年动了大手术,手脚也不是很利索。母亲领着父亲就像上班一样,上午去一趟,下午去一趟。
母亲跟我聊到这些时,我轻轻地告诉她,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的,注意不要被骗就好。
隔了几天,再和母亲聊天,她仍是兴奋地跟我聊起机构那边的事。父母两人已经买了几罐奶粉,而且声称口味不错。
这不就是人家生意人的手段了么,付出总要见收益的。况且拿人手短,你不从兜里掏出点,自己都感觉对不起人家。
大部分人都是不清醒的,因为蝇头小利,而付出更多。
果不其然,母亲在跟我说里面有一种设备挺好,她做完觉得很舒服,颈椎好一些,膝盖之前痛,现在也不痛了,身体感觉轻松很多。而且这个是***品牌,开了很多家门店。
我这一听,商家果然动真格了,对这些老人洗脑完毕,开始收割韭菜。
我连忙对母亲讲了两方面道理,一是书非借不能读。就像我们买的豆浆机,跑步机一样,买之前,都觉得好,非常有必要。买回来后,起初兴致还挺高,用不了几天就丢在一边,搞卫生都嫌麻烦。
二是,这个是商家的套路,设备只是有个发热的和按摩的功能,成本不会很高的,而且噱头太厉害。
母亲听完,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但我知道,商家已经撕破了他们的心理防线,埋下了一颗种子。
又隔几日,母亲在微信给我留言,说设备打折了,要不要买,父亲和老弟都觉得可以。
我想了一会,便回答说,我们觉得有用就买吧。
商家种的种子已经母亲心理长起来了,带来了购买的念头。这个念头只有实现了,才会平息下去,不然很难抑制。
所以多说已无益,让他们念头通达了才行。正所谓,天要下雨,随他去吧。但是不要后悔,我们只做一颗快乐的韭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