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愉快

某天深夜,我盯着电脑发愣,为一篇稿子绞尽脑汁,吊灯发出敞亮的黄光,桌上摆着胃药、笔筒、耳机线,蚊子在周遭飞舞挑衅。忽而凉风习习,窗帘下摆拍打着纱窗,发出窸窣的声响,随即大雨滂沱而下,伴着阵阵惊雷,缤纷的水滴自窗中涌入,溅在右臂,饶为舒畅。

这个看似平凡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我焦躁不安时,它用声响、触感提醒着我,独处是多么清新美妙。

我承认,自己像热爱詹妮弗·康纳利一样热爱着独处。

我始终认为,独处是人的必修课,能够拥抱孤独、认清自我,是成熟的一种表现。

卸下伪装,轻柔地、仔细地审视自己的内心,紊乱的情绪,膨胀的欲望,阴暗的想法,荒唐的执念。接纳一切,理清一切,反思一切。

周国平曾说过:

“独处的确是一种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真正的感受。一个连自己也不爱的人,我敢断定他对于别人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社会交往。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学生时代,我们大多处于集体主义的浪潮下,多人宿舍,随波逐流,与燥热、龌龊、荷尔蒙们沆瀣一气——有了伴侣,乃至结婚生子之后,情形也没有得到缓解,个人空间被持续挤压、侵蚀,聊胜于无。

有这么一个现象,诸多中年男子将车子开回车库、停稳熄火后,兀自在车里休养将息——座椅靠后,俩手枕脖,调大电台音量。毕竟,一走进家门,将会面对茶米油盐的聒噪琐事,相比之下,车里的独处时间显得珍贵而美好。

看吧,独处其实是很奢侈的一件事。

很遗憾的是,很多人都在浪费独处的时光,他们焦虑、空虚、烦躁、无所事事,他们被寂寞淹没,如渴求氧气一般渴求陪伴。

甚是可惜。

豆瓣今年出了个短片,名为《我们的精神角落》。镜头感十足,致敬诸多名作,画面斑驳、疏离、跳脱,短片的最后,以一个上天的镜头收尾——逼仄的房间内,男生捧着一本书,窗外赫然出现地球的轮廓。


暂且搁置这部片子的好坏,这个房间的摆设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独处典范——黑白电视、成堆的书籍、老式打字机,与之对应的是影视、书籍、写作,这是妥帖的独处方式——精进爱好,陶冶情操,构筑独树一帜的精神家园。

《关于独处》是叔本华的一篇文章,里面有段话深得吾心: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去年暑假,我在校做毕业实验,孑然一身。每逢夜晚,偌大的实验楼便陷入长眠,阒然无声。等待结果时,我屡屡搬来圆凳,坐在门口,举目四望,黑暗吞噬了一切,仅有“安全出口”的灯牌闪着幽绿色的光芒。百无聊赖之际,我瞥见了身旁的滑板,兴之所至,在这个三角状的长廊遛起了圈。

风声呼啸,景物在高速行进中成为幻象,小腿肌肉有节奏地绷紧。我抛开虚妄,抛开痴嗔,酣畅淋漓。彼时的我是多么自由、多么欢快呐!

诚如豆瓣短片的结束语:

“我有时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有时,我只想一个人。”

倘若诸位在5.20不用独处,那自然是极好的。反之,愿您独处愉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句话书里讲得很好“胎教不是教育,而是促进胎儿大脑发育的心理卫生过程”。所谓的胎教,其实就是促进胎儿大脑网络更加丰...
    爱喝coffe的喵阅读 99评论 0 0
  • 新的一天即将来临,我们没有时间回首昨日,更不用说长时间的伤感悔恨和不能自拔,当然也没有时间把今天过成一种幻...
    郭宝江_科学靠谱阅读 257评论 0 0
  • 一、数据、对象的反对称性 对象:将数据隐藏于抽象之后,暴露操作数据的函数。数据结构:暴露数据本身,不提供有意义的函...
    hklbird阅读 643评论 0 1
  • 往西南四百里,是座昆仑山,这里确实是天帝在下界的都邑,天神陆吾主管它。黄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而东转注入无达...
    本喜尔玉阅读 36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