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

        腊梅之于我,是有特殊的感情的。

        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我就读一个夹皮沟里的三线子弟校。那个时候,学校都有劳动课,也就是说每个星期都有半天,到自己班上的自留地去劳动,就是拿着一个小锄头挖地,总是挖来挖去的,不记得撒过种子没有,也许撒种子的活没有分配给我,我的工作永远是挖地松土。当然,小小年纪也挖不了什么,主要是培养我们的劳动自觉性,在每星期半天的劳动中,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又好像沒有看到什么。我们班上的劳动场所是在工厂里面一个热处理车间的后面山上。热处理车间又是蜡模车间,工人们把模型做好后,外面涂上一层厚厚的混泥土之类的东东,然后将模型取出,灌入蜡液,待凝固后又将外壳敲碎,蜡型和木头做的模型比较,然后拿到生产车间,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小孩子是很难弄懂的,当然作为一个路过的小孩子也不需要弄懂。吸引我们的是垃圾堆里大堆大堆的蜡模型。这个蜡模型可以拣回家去,用一个小铁碗坐在炉火上,不一会儿蜡模型就变成了蜡液,然后再把黄粉笔刮成黄粉倒入锅中搅拌,妥妥的原材料就准备就绪了,然后将事前用小绳捆绑的五只筷子头或三只筷子头放进小铁碗中,待筷子粘蘸满蜡液后,迅速拿出放在凉水里。五只筷子头的蜡液变成了五瓣梅花,三只筷子头的变成了三瓣梅花。还可以将五瓣和三瓣重叠,变成多层次的另一个品种。再然后就趁热把它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带刺的小树枝上。就这样,带着蜡烛的浓味还有小树枝的混合香型的人造蜡梅就做好了。带着自我满足的束束腊梅花,放在写字台上,反复欣赏把玩,很多年后我才知道,我制造的人工蜡梅和天然的腊梅香气完全不同。不管怎样,我的生活里和腊梅有了交集,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样匮乏的年代里,也给了我小小心灵的些许慰籍。那时候能找到的文学书籍也不多,关于腊梅的记载更是少见。凡是我读到的关于蜡梅的文字都会摘抄下来,背诵默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几日发了三组蜡梅的照片。朋友说:腊梅,蜡梅,那天我见过,花的皮肉长得真的如蜡般! 一下子犯了迷糊,赶紧翻看自己写...
    无色生香阅读 5,494评论 28 55
  • 是腊梅还是蜡梅? 苏州已经进入冬季,这个时间最好看最耀眼的花卉莫过于梅花了,在苏州这个如风景画卷般的地方,梅花依然...
    苏城姑姑Ivy阅读 2,372评论 0 1
  • 我家楼下的那株腊梅已经开满枝了,满树的娇黄,我还来不及欣赏,就快要开败了。 腊梅树还刚起花苞时,走过树下,我看着满...
    斐右阅读 4,296评论 21 19
  • 腊梅别致古诗五首:品格高奇是腊梅,腊梅花冠百花香 晚冬腊月,正是腊梅花盛放的季节。腊梅不是梅。 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和...
    初衣胜雪诗词解读阅读 4,615评论 0 7
  • 梅花的寓意,象征: 一、春落梅枝头。古人说,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后人又有另一种说法...
    持心如大地阅读 8,343评论 0 4